4月17日,西安市扶貧辦負責人向市人大常委會彙報了今年以來西安市脫貧攻堅工作進展情況。據悉,圍繞“周至縣摘帽、142個貧困村全部退出、12864戶40570人在冊貧困戶全部脫貧”目標,西安市實施了“春季攻勢”。目前,第一批78個基礎設施提升項目已全面開工。44公里通村路建設6月底前將全面達標。
危房改造竣工4345戶
6月底前全部達到入住條件
在“兩房”建設方面,今年剩餘16個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正在加緊施工,危房改造已開工4768戶,竣工4345戶,開工率94.1%,竣工率85.7%,6月底前全部達到入住條件。特色産業培育方面,大力發展民俗旅遊、休閒養生、光伏發電、特色種植養殖等産業,強力推進“三變”改革,成立村集體股份經濟合作社387個。
就業扶貧方面,實現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4122 人,開發公益專崗崗位593個。兜底扶貧方面,為城鄉低保、特困人員增發保障金7090萬元,開展醫療救助5241人次,發放救助金938萬元。教育扶貧方面,對9501名在校生數據進行詳細核對,鞏固和保持輟學率為零的成績。健康扶貧方面,貧困人口就醫補償總額4448萬元,縣域“一站式”服務結算率100%,醫療費用實際報銷比例達91.49%。金融扶貧方面,為13532戶發放小額信貸30703萬元。
完成貧困村綠化23個
建設55個村級光伏扶貧項目
西安市還以垃圾和污水處理、衛生改廁、環境提升為重點,啟動142個貧困村人居環境整治,落實農村生活垃圾治理經費7200萬元,完成貧困村綠化23個,在藍田縣簸箕掌村、黑溝村分別建成日處理300噸和200噸污水處理站兩座。先期啟動15個貧困村“美麗鄉村”創建,其中8個貧困村驗收達標。
同時,深入推進扶貧項目合作。與阿裡巴巴集團簽訂的淘寶大學扶貧教育基地、農業大腦助力現代農業建設等項目,正在加緊推進。與浙江正泰合作實施的光伏扶貧項目,初步確定以5個省考區縣為重點,在全市建設55個村級光伏扶貧項目。在優化提升大數據平臺方面,累計補正基礎信息數據12292條,儘快建成 “扶貧大數據工作系統平臺”。
實現有需求貧困戶産業扶貧全覆蓋
人均年收入達到3600元以上
下一步,全市扶貧工作將用足用好市本級3.14億元資金。其中1.5億元用於産業扶貧基金,2000萬元用於産業扶貧項目貼息及補充小額信貸風險補償,4260萬元用於支持壯大村集體經濟組織,5000萬元用於産業扶貧“十百千萬”工程, 剩餘資金切塊下達各區縣統籌安排,主要用於産業扶貧、能力提升和小型基礎設施建設。
西安市還將大力實施産業扶貧“十百千萬”工程,實現有需求貧困戶的産業扶貧全覆蓋,人均年收入達到3600元以上。 確保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家庭實現一人穩定就業,建檔立卡貧困大學生實現100%就業。實施142個貧困村環境大提升工程, 9月底前全面提升到位。紮實推進貧困村農村集體産權制度改革工作,建成市和5個區縣農村産權交易中心並投入運行。建立健全“三變”改革政策支持體系,搭建投融資平臺,用好每個村50萬元的啟動資金。貧困村“三變”改革實現全覆蓋,打造一批示範村。
西安市還將持續開展“十送”活動,不斷完善生産獎補措施,用足用活用好“愛心超市”,不斷激發貧困群眾內生動力,真正讓貧困群眾依靠自身努力擺脫貧困。按照“聯村黨委+連片攻堅+聯業發展+聯戶致富”的模式,在全市建設15個示範區。積極發展電商扶貧,加快科技産業扶貧、光伏扶貧項目推進實施。用好民情大數據地圖,為精準扶貧、精準幫扶、精準脫貧提供大數據支撐。(記者 拓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