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記者從陜西省發展改革委獲悉,我省2017年固定資産投資保持穩定增長、中央預算內投資完成率較高,受到國務院辦公廳的激勵通報。2018年,國家將在中央預算內投資中安排資金,用於獎勵支持我省項目建設。
去年,陜西省固定資産投資實現平穩增長、穩中向好,為全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全省完成固定資産投資2.3468萬億元,同比增長14.6%,增速居全國第5位。
全面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持續優化提升營商環境。我省出臺《關於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的實施意見》,這是我省投融資歷史上第一份以省委、省政府名義印發的文件;印發《陜西省企業投資項目核準和備案管理辦法》,進一步落實企業投資自主權;制定《陜西省清理規範投資項目報建審批事項實施方案》,將57項事項壓減至33項,打通投資項目開工前“最後一公里”;完善陜西省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2017年,全省通過在線平臺辦結項目2.5萬個、投資額2.99萬億元,審批事項辦理數量居全國第5位。
強化政府投資“壓艙石”作用,促進民間投資健康發展。我省精心編制政府投資項目三年滾動計劃,去年共爭取中央預算內投資142.05億元,佔全國的2.8%;有序推廣PPP模式,推動PPP項目呈現加速落地態勢;印發《陜西省民間投資追趕超越發展行動計劃》,開展民間投資項目報建審批事項清理核查專項行動,進行全省民營經濟和民間投資政策落實情況專項督查,推動民間投資平穩增長。
此外,陜西省在全國率先編制以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為主要內容的《陜西省“十三五”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規劃》,爭取政法基礎設施中央預算內投資8.9億元,佔全國的5.2%;爭取保障房基礎設施中央預算內投資40.02億元,佔全國的4.4%。榆林市“7·26”洪災和安康市強秋淋降雨災害發生後,我省爭取救災應急補助中央預算內投資9000萬元,下達省級基建資金1.65億元,加快災區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恢復重建進度。
下一步,省發展改革委將發揮好投資對優化供給結構的關鍵性作用,切實以高品質投資推動高品質發展。一是加強政府投資管理,發揮中央和省上預算內建設資金引導作用;二是緊抓重大項目,突出汽車、電子信息等重點領域和産業,整合要素資源,加大項目謀劃推進力度;三是健全工作機制,規範推進PPP項目落地;四是持續優化投資環境,建立全省民間投資項目問題反饋解決機制,提升投資項目審批效率,將陜西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打造成為全省投融資綜合服務平臺。
據悉,2018年一季度,我省固定資産投資繼續保持較快增長、結構持續優化,全省投資增速達13.1%,較全國高5.6個百分點,為全省高品質發展積蓄了強大勢能。其中,民間投資同比增長20.4%,較去年同期加快12個百分點,較全國高11.5個百分點;工業投資同比增長10.1%;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16.0%,較全國高3個百分點。(記者程靖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