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安南郊繽紛南郡小區,一節綠皮火車車廂被改裝為超市,為小區居民提供服務本報記者陳飛波攝
白色流線動車組已成為中國高鐵時代鐵路線上一道新的獨特風景,可您是否還記得票價低廉、哐當作響的綠皮火車?西安南郊繽紛南郡小區裏一節“變身”商店的綠皮火車廂勾起了人們的回憶。
綠皮火車車廂變超市
昨日(5月15日),記者來到丈八四路附近的繽紛南郡小區,一節綠皮火車赫然停留在6號樓下操場邊的鐵軌上,車廂周圍圍站著十多位市民在看新鮮。車廂中部的車窗下方標注著“繽紛南郡——琉森水岸”以及“特快”字樣;箱體下方標注著“YZ228—340681硬座車”字樣;車廂連接處標注著“上局合段(浦)”字樣,定員112人、自重42.1噸、載重9.5噸、全場24.5米、換長(寬)2.2米。
從打開的車窗向內望去,車廂頂部燈光通明,車廂裏面整齊地擺放著零食、日用品、兒童玩具等各種商品,儼然是一個小型超市。從北邊的車門進入車廂,廂內的座椅被貨物櫃檯替代,行李架也變成了貨物架。店員董先生説,早在2013年,開發商花了31萬元,外加100多萬元運費,從一家公司購買了這節車廂。這裡之前是一個小型的百貨商店,主要面向的顧客是院子裏的居民。他也是這個小區的業主,去年看中了這個地方,今年才剛剛接手。由於附近的孩子比較多,他主要銷售一些孩子們常用的物品,一天收入在300元左右。
部分綠皮火車退役“下海”
隨著時間推移,尤其伴隨中國經濟、鐵路技術的快速發展,綠皮車逐漸被速度更快、設施更先進的空調車代替。據公開資料顯示,我國第一輛綠皮車是1936年從美國引進。1953年開始,我國投産第一代綠皮車21型客車,這也是中國鐵路自行設計生産的第一代主型鐵路客車,構造速度80~100公里/小時,至1961年停産,共生産3110輛。2013年底,“四縱四橫”高鐵網絡的正式成形,中國高鐵時代全面開啟,綠皮車數量逐漸減少。
據了解,綠皮車退役後,如果車輛能繼續使用,會保存在車庫內做儲備運力。如果車輛破損太嚴重,報中國鐵路總公司批准後,就由各路局自行報廢處理,一般車廂被切割當廢鋼廢鐵賣,極少部分配件被回收利用。但仍有一部分退役後的綠皮車“下海”,即進入商業領域或被一些企業作為他用。(記者 趙麗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