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老康叔家的核桃受災之後
康衛池站在自家果園裏,望著整片嫁接後重新冒出新芽的核桃樹説:“今年春天核桃受凍,讓我難過了好一陣子。但我抓住機會,將園子裏一些雜亂品種嫁接成了香玲核桃,品種統一了。”
康衛池是陜西省延安市黃龍縣界頭廟鎮范家卓子村的核桃大戶,家裏有一百來畝核桃,過去每年都能有10余萬元收入。核桃是黃龍縣的主導産業,也是當地群眾脫貧致富、實現鄉村振興的支柱性産業。
今年入春以來,溫度持續偏高,核桃發芽較往年提前10天左右。但受4月6日至7日的大範圍寒潮天氣影響,良種受凍面積10多萬畝,直接經濟損失兩億多元。災害發生後,黃龍縣委縣政府派出縣民政局、核桃局、農業局、林業局等單位,第一時間實地調查,指導果農進行科學災後補救。
劉林林是范家卓子村的第一書記,同時也是縣核桃局派駐該鄉鎮的核桃技術員。為確保群眾增産增收,他提前做好了迎接霜凍的各項準備工作,組織群眾在核桃園修築了防凍坑並填滿了發煙材料,提前領取縣科技局免費提供的20台煙霧發生器。核桃受凍後,劉林林及時組織群眾開展災後管理培訓,傳授放水、補施水肥、腐爛病防治等技術,及時宣傳引導群眾加強核桃管理,提高群眾參與管理的積極性,同時大力宣傳核桃高接改優補助每棵政府補貼4元、每畝最高補助120元的政策。
“像老康叔這樣的核桃大戶,我3次登門給他講強化核桃災後管理的重要性,並現場示範核桃放水、腐爛病防治方法。”劉林林説。
為拓寬群眾增收渠道,黃龍縣委縣政府還出臺多項措施,鼓勵果農在留足營養帶的情況下,在核桃園內套種豆類、穀子等小雜糧作物,在核桃幼園繁育經濟效益好的各類苗木,引導果農在適宜果園套種蔬菜,擴大食用菌、中蜂、豬、牛、雞等養殖規模,同時要求各鄉鎮積極對接聯繫轄區各企業、基地、合作社等,積極提供公益崗位,優先雇用受災果農、貧困戶入企入園務工,多渠道增加就業崗位,確保群眾增收。
“目前村裏的果農都掌握了核桃災後管理技術,受凍的核桃樹都恢復了生機,尤其是核桃高接改優,今年要超額完成任務了。”劉林林説,“經統計,全村播種穀子、黃豆、蔬菜等作物面積超過1000畝。”
“凍害給核桃産業造成了巨大損失,我們及時採取高接改優、鼓勵果園套種低稈作物等多種補救措施,將災害損失降到最低程度,力爭通過提升管理,保障群眾獲得好收成。”黃龍縣核桃局局長高同立説,“不能讓果農對核桃産業喪失信心,要堅定目標不變、步子不亂、力度不減,真正讓核桃産業成為助力群眾致富、鄉村振興的支柱性産業。”(龔仕建 劉楊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