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ChinaNews閱讀

陜西稅務去年“黑名單”公佈數量全國第一 虛開發票佔“大頭”

陜西傳媒網2018-07-16 13:11:51

  7月13日,陜西省稅務局召開“聯懲失信 打擊虛開”新聞發佈會。據省稅務局稽查局相關負責人王青山介紹,自2014年10月公佈第一批“黑名單”以來,全省各級稅務機關累計公佈黑名單案件803件。其中,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和普通發票案件776件,佔比96.51%。2017年“黑名單”公佈數量位居全國第一,有效地凈化了市場環境。

  聯懲失信 能上能下 鼓勵糾錯

  稅收違法“黑名單”和聯合懲戒機制建立以來,陜西省稅務機關公佈的803件“黑名單”信息及時推送至公安、海關、工商等相關單位,實施限制出境、限制擔任相關職務等聯合懲戒措施,進一步強化違法失信“黑名單”信息共享。運用信用激勵和約束手段,加大對嚴重失信主體的懲戒。

  王青山告訴記者,根據2016年4月16日發佈的《重大稅收違法案件信息公佈辦法(試行)》,如果偷稅、逃避追繳欠稅的納稅人能夠繳清稅款、滯納金和罰款,可以將其從“黑名單”撤出,並將相關情況的通知實施聯合懲戒的管理部門,一併撤出。

  “撤出‘黑名單’能夠鼓勵失信納稅人積極糾錯,大大提高了納稅人的稅法遵從度,也減少了稅收行政成本。”王青山説,截止2018年6月,全省已公佈的稅收違法“黑名單”和失信納稅人案件中,已有部分失信納稅人在主動繳清稅款、滯納金和罰款後撤出公佈。

  重拳整治虛開發票 去年挽回稅收損失7.65億

  據了解,2017年,全省稅務稽查部門以鋼材、農産品、手機、紡織等行業為重點,共查處虛開案源4623戶,確定虛開發票份數26956份,金額49.42億元,稅額8億元,挽回國家稅款損失7.65億元。

  據王青山介紹,近年來,在專業化、團夥化、隱蔽化等傳統特點之外,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案源呈現出了為快速通過營業執照、企業名稱檢索註冊公司而呈現的企業名稱生僻化,暴力虛開需要大量身份證件而引發的企業人員村民化,犯罪團夥的波次化,經營活動異常化以及虛開産業鏈條化等新的特點。

  對案源深入分析調查後,2018年初,陜西省稅務局成功告破西安“1 22特大虛開團夥案”,通過稅警協作搗毀犯罪窩點4個,批捕犯罪嫌疑人13人。截止今年5月底,已查實該團夥通過689戶空殼企業領取增值稅專用發票15890份,其中179戶企業在半年內向下游1245戶企業虛開發票9552份,涉案金額8.5億元,稅款1.5億元。(記者 范瓊)

編輯:李妍

—  相關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