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ChinaNews閱讀

産業進園區 山村變社區 陜西:易地搬遷戶 過上新生活

人民日報2018-10-24 10:01:34

  記者從陜西省國土資源廳了解到:近3年來,搬出大山的陜西貧困群眾達63.6萬人,佔全省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的27.9%。“易地扶貧搬遷促進了新型城鎮化,推動農民向新型社區聚集,産業向現代園區聚集,土地向規模經營聚集。搬遷形成的安置社區已經成為陜西脫貧攻堅的主戰場、鄉村振興的承載地。”陜西省政府相關負責同志説。

  走進渭南市華州區杏林鎮移民搬遷小區新民小鎮,佔地543畝的64棟關中風格的住宅樓一字排開。項目一期整體安置了華州區秦嶺深處原石頭峪內的4個村子共2000多人,二期將安置全區“十三五”期間自願進城安置的1458戶5100多人,三期規劃安置全區的避災生態搬遷戶,實現“融合”安置。

  華州區委書記霍文軍指著新城鎮的規劃沙盤説:“我們把新民小鎮建在華州新城的核心區,把黃金地段給貧困群眾蓋房,等未來商業中心發展起來,水漲船高,這裡的村民也會是最先和最大受益者。”新民小鎮周邊的配套設施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設中。

  搬遷入住安康市白河縣倉上鎮裴家社區之前,村民周德成一家在幾畝薄地上種植烤煙,勉強解決溫飽。搬遷後,周德成夫妻倆都在附近園區裏的天寶農業公司就業,周德成月工資5000元,妻子月工資2000元。搬遷之初,陜西省就要求,因戶因人抓好搬遷群眾就業問題,以安置社區為單位,實施就業崗位菜單式對接、就業狀態清單式管理,確保一戶搬遷群眾至少有一名主要勞動力穩定就業。

  “安康走出了一條先業後搬、以業促搬之路。”安康市委書記郭青告訴記者,依託于移民搬遷後的人口聚集,安康特色園區經濟正處在高速發展時期。同時,園區對每一名搬遷群眾的具體工作都有系統科學的安排,根據自身條件分配崗位。據統計,目前在安康的427個現代農業示範園區和其他服務、加工行業中,活躍著近20萬搬遷移民的身影。

  “凡會必講搬遷工作,下鄉調研必看搬遷項目,入戶走訪必查住房安全。”這是商洛市委常委、鎮安縣委書記李波的工作常態。記者了解到,按照“黨委主導、政府主抓”的原則,陜西省要求“省、市、縣、鎮、村”五級書記抓搬遷,設立了省、市、縣三級扶貧移民搬遷專職機構,配齊配強幹部隊伍。近3年來,63.6萬建檔立卡貧困群眾喜遷新居,47萬人落實了就業幫扶措施,24.7萬人實現穩定脫貧。(記者王樂文、龔仕建)

閱讀
 
編輯:王菲

—  相關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