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在國家體育場燃燒了17天的北京冬奧會火炬緩緩熄滅。來自全球91個代表團的2861名運動員用賽場上頑強拼搏、追求卓越、超越自我的表現,踐行了奧林匹克格言中的“更快、更高、更強”。賽場內外,運動員們也用陽光、開放、包容的態度進一步詮釋了奧林匹克格言新增的“更團結”。誠如國際奧會主席巴赫在2020年6月23日的國際奧林匹剋日上所説,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體育精神,那就是卓越、友誼、尊重和團結的奧林匹克精神。
任何一屆奧運會都有閉幕、收官的一天,但在奧林匹克光芒映照下的閃光回憶,會永遠在奧林匹克發展史、人類歷史上熠熠生輝。
更快——“紀錄就是用來打破的”
自己的冬奧會紀錄被打破是什麼心情?德國速度滑冰運動員佩希施泰因給出的答案是:“紀錄就是用來打破的!”
20年前,佩希施泰因還是冬奧會速滑賽場上的“超級明星”,多項冬奧會紀錄甚至世界紀錄都由她保持。20年後,年近五旬的佩希施泰因再次出現在冬奧會賽場上,也再次成為傳奇和媒體追逐的焦點。2月5日,當荷蘭選手斯豪滕在國家速滑館的首場比賽女子3000米中,以打破佩希施泰因保持的冬奧會紀錄的方式奪冠後,名列本場比賽最後一名的德國老將笑著表明瞭自己的態度。“無論是時間的紀錄還是年齡的紀錄,都是會被打破的,我始終堅信這一點。”
在佩希施泰因精神的引領下,國家速滑館成為北京冬奧會打破、刷新紀錄最多的場館之一,女子1000米、1500米、3000米、5000米、團體追逐,男子500米、1500米、5000米、10000米、團體追逐全都創造了新的冬奧會紀錄甚至世界紀錄。無怪我國選手高亭宇以破冬奧會紀錄的34秒32的成績奪冠後,笑稱:“奪冠不破紀錄都不好意思!”
14項比賽10破冬奧會紀錄/世界紀錄,在冬奧會速度滑冰歷史上絕對是首次。作為平地無助力最快的體育項目,速度滑冰成績除了運動員的技術水準,受風阻影響最大。因此空氣相對稀薄的亞高原冰場往往能創造更好的成績,也正因如此,速度滑冰界往往會自己統計“平原冰場最好成績”,也從另一個側面説明瞭亞高原冰場成績很難被打破。而在北京“冰絲帶”,典型的平原冰場,一項項冬奧會紀錄被刷新,甚至世界紀錄被打破,無不説明瞭賽場上的運動員在追求“更快”的道路上永不止步。隨著科技的進步,比賽場館也盡可能為運動員提供了最好的條件,“最快的冰”不但將成為北京冬奧會的榮耀,也將激勵人們在不同賽場、不同領域打破常規、超越極限、書寫歷史。
更高——“完成新動作是高興的事”
2金1銀是首次參加冬奧會的中國隊選手谷愛淩交出的答卷,當有媒體讓她分享冬奧會最開心的事時,小姑娘説:“第一是完成了新動作,第二是贏得了冠軍。”
在競技體育賽場上,贏得金牌、站上領獎臺、獲得更高的榮譽固然重要,但更加重要的是擁有一顆挑戰自我、挑戰極限的心。面對被媒體廣泛關注的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臺的冠軍動作“左側偏軸轉體1620”,社交媒體玩得“賊溜”的谷愛淩自己進行了解説:“所有人轉體的時候都有一個方向會相對容易,就像有人習慣用左手有人習慣用右手一樣,我更習慣右轉,但這個動作是向左轉,相當於讓習慣用右手的人左手用筷子。之前自己左轉的最高難度是1080,左轉1620之前從來沒有在訓練上、氣墊上、蹦床上試過,但第一次試、第一次成功就是在冬奧會賽場上。”
第一次的成功可遇不可求,但谷愛淩同樣説,相比于1%的天分,成績99%靠努力。正是因為有不間斷的努力和積累,才造就了驚鴻一瞥的奪冠一瞬,當然也是對這個永遠不給自己設限、永遠嘗試挑戰自我的小姑娘的最好褒獎。
並非所有挑戰都以成功告終,但所有挑戰都值得銘記和尊重。
2月14日,北京冬奧會主媒體中心新聞發佈廳“立春廳”人滿為患,來自全球的記者都在等待一名運動員,一名沒能登上領獎臺的運動員,本屆冬奧會,或許只有他擁有這樣的號召力——日本花樣滑冰選手羽生結弦。
作為該項目冬奧會衛冕冠軍,1994年出生的羽生結弦已不再年輕,他大可以選擇以更穩妥的方式結束自己最後一屆冬奧會之旅,但早在冬奧會之前,他就已經下定了“要在冬奧會挑戰‘4A’”的決心。
花樣滑冰賽場上的“4A”即阿克塞爾四週跳。阿克塞爾跳(Axel jump)是花樣滑冰六種跳躍動作中的一種,又稱前外點冰跳,是男單六種跳躍中最難的動作。“4A”雖然被算作四週跳,但“A跳”要多半周,這多出來的半周就是在挑戰人體的極限。迄今為止,沒有任何花滑運動員在比賽中成功跳出“4A”。
在短節目和自由滑比賽中,羽生結弦兩次嘗試“4A”,但均以失敗告終。新聞發佈會上,對於自己的選擇,對於錯失領獎臺的結果,羽生結弦表示並不後悔,因為“挑戰‘4A’是我的使命”。
如今,“4A”動作已經正式出現在了花樣滑冰項目小分表,花樣滑冰的“4A”時代就此展開。
更強——“一切辛苦和付出都是值得的”
“即使奪冠的人不是你也沒關係?”
“是的,只要是中國的就可以!”
2月16日,北京冬奧會自由式滑雪男子空中技巧決賽後,面對記者的提問,賈宗洋如是回答。
之前的混合團體決賽,因為賈宗洋的落地失誤,中國隊無緣最高領獎臺。賽後,這個四戰冬奧會、因雙腿滿是鋼板被稱作“鋼鐵俠”的漢子流下了熱淚。幾天后的男子比賽,賈宗洋沒能進入6人參加的“大決賽”,他又哭了,不是因為混合團體時的遺憾,而是為隊友齊廣璞奪冠驕傲,為20年參與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項目自豪。
從2002年接觸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項目,到2022年征戰北京冬奧會,賈宗洋的20年,是項目陪伴的20年,是和對手、和自己相互競爭、相互理解的20年。誠如賈宗洋自己所説,這個項目體現了他的人生價值,他無怨無悔,一切辛苦和付出都是值得的。
因為蘇翊鳴的關係,很多人聽説了馬克斯·帕羅特的名字,就是這個加拿大人贏得了男子坡面障礙技巧冠軍。但相比于力壓蘇翊鳴奪冠,帕羅特的故事更加傳奇:作為平昌冬奧會該項目銀牌得主,帕羅特被診斷為淋巴癌早期,6個月時間裏,他經歷了12次化療,直到2019年才重新恢復訓練。
對於坡面障礙技巧這樣“年輕為王”的極限運動項目,每年、每個月甚至每天都會涌現年輕的天才。整整一年沒有系統訓練、長時間未能處於狀態最高峰的帕羅特能夠戰勝病魔矗立在冬奧會賽場上就是奇跡,更何況他還贏得了最終的冠軍!
真正的強大,都源自於內心。
更團結——“歡迎來中國”
北京冬奧會期間,美國滑雪運動員特莎·莫德成為“網紅”,因為在社交媒體上每天分享參與冬奧會的點滴,受到廣泛關注。
最讓莫德感動的是開幕式入場時,一名身穿粉色上衣的志願者用熱情的舞蹈向她表示歡迎,並大喊“Welcome to China(歡迎來中國)!”莫德説:“那個説‘歡迎來中國’的志願者太好了,每次都讓我淚流滿面,他們那麼可愛,那麼善良,很歡迎我們的到來,讓我們感覺賓至如歸。”
更讓莫德“破防”的是,莫德視頻中的志願者——來自清華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系本科三年級的孫澤宇,用英文給莫德寫了一封信,再次歡迎她和全世界運動員來到中國,並感謝莫德幫自己記錄下了一生中最難忘的時刻。他還邀請莫德疫情結束後再來中國看看,屆時他會摘下口罩,當面説出那句“Welcome to China!”
“更團結”是1894年奧林匹克格言設立以來首次新增的內容。在全球疫情背景下,沒有什麼時候比現在更需要團結,以奧林匹克的方式為世界贏得黑暗隧道盡頭的一道光。“團結”同樣也是北京冬奧會的標簽,作為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首次如期舉行的全球綜合性體育盛會,沒有舉國上下的精誠團結,沒有全球範圍的通力合作,就不會有簡約、安全、精彩的冬奧盛會。
2月19日進行的國際奧會第139次全會上,國際奧會主席巴赫將奧林匹克杯授予全體中國人民,以感謝中國人民對北京冬奧會作出的卓越貢獻。
“更團結”是奧林匹克的應有之義,同樣也是人類社會的應有之義。
本報記者 林 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