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盤之典——商周青銅盤特展”山西博物院開展晉叔友父盤、子仲姜盤和晉公盤一展風采
11月18日,由山西博物院、山西考古博物館主辦的“盤之典——商周青銅盤特展”在山西博物院會展中心開展。展覽精選了20件商代至戰國時期的精美青銅盤及相關文物(多數為國家一級文物),以山西博物院藏晉公盤為展示重點,呈現青銅盤在禮制社會中的盥洗、祭祀、助葬、陪嫁等實用功能與象徵意義,進而闡釋青銅文明在中華文明演進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盤之典——商周青銅盤特展”由“盤之制”“盤之藝”“盤之用”3部分組成,展覽吸納了高科技考古成果,利用CT圖像、三維圖畫、銘文拓片等形式,展示了學界對商周青銅盤的最新科研成果,將深奧的學術理論進行通俗轉化,跨學科、多角度揭示了青銅盤精美、深奧的鑄造工藝。青銅盤最早出現于商代早期,展品中引人關注的首都博物館藏鳥飾盤,造型簡潔,鑄于盤口沿的兩隻小鳥猶如立在水岸邊,極具審美趣味。太原趙卿墓出土的虎頭匜和三足夔鳳紋盤組合,形象生動,是春秋晚期晉式青銅器的代表。
“盤之藝”重點展示的3件代表性文物晉國銅盤——晉叔友父盤、子仲姜盤和晉公盤各有韆鞦,引人矚目。晉公盤,屬春秋時期晉文公作器,盤中數十個浮雕、圓雕動物,精巧繁複,層次分明,盤內壁鑄刻的183字長篇銘文蘊含豐富的歷史信息,代表了當時晉國鑄造工藝的最高水準。上海市博物館藏子仲姜盤,與晉公盤鑄造時代相近,造型風格高度一致,同是春秋中期青銅盤的斷代標準器。兩大春秋名盤同出晉地,都曾被盜流失海外,終在2600多年後故土重逢,同臺展出。青銅盤在禮制盛行的商周時期,從貴族宴會或祭祀中行“沃盥之禮”的實用器具,發展成為貴族女性出嫁時象徵身份地位的陪嫁器。如芮伯作王姊盤、盉,銘文相同,是周穆王之姐出嫁,由“主婚人”芮國國君贈送的一套媵器(陪嫁品)。
本次展覽展期至2023年2月26日,期間山西博物院將推出虛擬展覽、專家講座、情景劇、動手體驗等各類線上線下活動。(山西日報 記者孟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