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舞龍舞獅非遺表演 晉祠“難老河會”迷倒外地遊客
難老泉畔,晉祠社家鼓正在精彩表演。
“第一次見這樣的鑼鼓,不光鼓敲得精彩,還有唱念表演,太有趣了!”“第一次來太原,就感受到與眾不同的當地民俗文化,我太幸運了!”8月1日,晉祠難老泉畔,一場由晉祠當地群眾發起主辦的“難老河會”盛大舉行,該活動屬於國家級非遺晉祠廟會的組成部分,是流傳數百年的晉祠當地民俗。當天的盛會上,晉劇、太原鑼鼓、晉祠社家鼓、舞龍、舞獅、民樂、香文化、茶道等同時展示,進入景區的遊客被精彩的民俗文化表演吸引,連連讚嘆。
難老泉畔,晉祠社家鼓非遺傳承人許晉明頭圍紅色毛巾,身著白色坎肩,束一條紅色腰帶,和夥伴們或握著鼓槌、或手執銅镲,個個躍躍欲試。隨著鼓聲漸弱,中間幾人以小調方式唱念著晉祠的好山好水好風光,講述晉祠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的耕作故事。
這段精彩的社家鼓表演吸引了眾多遊客拍攝。
鼓點驟停,一條“金龍”騰起在水鏡臺前。藍天下,“金龍”靈活地騰躍,精氣神十足。這邊舞龍表演正酣,那邊的梅花樁上,“雄獅”已熟練地飛起,表演飛樁、踏青等高難度動作。
民樂、民舞、彈撥樂……優雅的樂聲中,大家感受到充滿魅力的傳統文化。伴隨著美妙的樂曲,香道、茶道、頌缽文化表演也吸引了遊客駐足觀看和體驗。
山西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蘇澤龍參加了當天的盛會。他提到,晉祠有著歷史悠久的農耕文化,數百年來,每年農曆六月十五,晉祠當地群眾都會舉辦盛大的儀式紀念水母,祈禱風調雨順。這一民間習俗已融入晉祠群眾的血脈中,更成為獨特的文化現象。該活動在晉祠舉辦,融入晉祠傳説故事,使當地文旅活動內涵更為豐富。(侯慧琴、楊潤德 文/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