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經濟如火如荼 下一個“風口”在哪
從“共享單車”到“共享充電寶”,借助層出不窮的創新理念和全新平臺,“共享經濟”也日漸向著更加廣闊的領域擴大。面對越來越多新元素的排列組合,共享經濟發展之路的下一程將通向何方?
新的共享形式迎來新的機遇
繼共享單車、共享汽車之後,“共享經濟”又火了——近期,共享充電寶、共享雨傘、共享籃球、共享玩具等紛紛面世。其中最火的當屬共享充電寶,雖然這片“藍海”能否滿足剛需、高頻、大市場仍未可知,且其商業模式也屢遭吐槽,但整個行業在爭議中呈現積極發展態勢。
據公開數據統計,今年3月31日以來,共享充電寶深受資本青睞,40天內11筆融資,近35家機構入局,融資金額約為12億元人民幣,是2015年共享單車剛出現時獲得融資額的近5倍,儼然成為新一輪資本蜂擁的共享“風口”,但其最終究竟能否複製共享單車的成功,仍是個未知數。業界有關專家認為,共享充電寶目前尚在起步階段,應快速搶佔市場,穩定用戶。
助推改革創新,共享經濟全面發力
從共享出行到共享物品,花樣百齣的共享經濟模式在各個領域迅速普及應用,使越來越多的企業與個人成為參與者和受益者,對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引領創新、帶動就業等也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根據國家信息中心分享經濟研究中心發佈的《中國分享經濟發展報告2017》顯示,2016年我國共享經濟市場交易額約為34520億元,比上年增長103%;超6億人參與共享經濟活動,比上年增加約1億人;共享經濟平臺的就業人數約585萬人,比上年增加85萬人。
根據相關預測,到2020年,共享經濟領域的服務提供者人數有望超過1億人,其中全職參與人員約2000萬人,將有效緩解新一輪技術産業革命下的結構性失業問題。國家統計局服務業統計司司長許劍毅也曾表示,“共享經濟”等服務業新産業、新業態、新模式,有力地助推了製造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值得關注的是,過去一年裏共享經濟之所以快速增長,除了用戶認同度和參與度明顯提高、技術和商業模式日漸成熟外,資本市場的熱捧也是一個重要原因。2016年,共享經濟融資規模約1710億元,同比增長130%。
另據預測,未來幾年共享經濟將保持年均40%左右的增長速度,到2020年交易規模將佔GDP比重的10%以上,到2025年佔比將攀升到20%左右。
共享經濟還能怎麼“玩”?
在全球範圍內,共享經濟覆蓋了教育、物品、健康、服務、交通、空間、城市建設以及金融等各個領域,參與分享的主體也不再局限于個人,出現了企業級分享。目前,國外的共享經濟從業者們已經在9個領域探索出成功模式,或許可以給國內的共享經濟發展提供一些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