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榮守:雖九死猶未悔的愛國情懷

編輯:左妍冰|2017-07-18 16:29:24|來源:新華社

蔡榮守:雖九死猶未悔的愛國情懷

 

2017年6月,蔡榮守在高雄家中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新華社記者查文曄攝)

 

雖九死猶未悔的愛國情懷——訪台灣地區政治受難人互助會原會長蔡榮守

 

69年前,面對即將誕生的紅色中國,台灣青年蔡榮守滿懷憧憬,奮不顧身投入時代洪流,準備迎接祖國統一。然而,冷戰爆發和美國的干涉打斷了這一進程。在台灣上世紀50年代的白色恐怖中,蔡榮守被捕,後身陷牢獄22年,歷經無數磨難,堪稱九死一生,但他追求祖國統一的信念始終未曾磨滅,反而愈加堅定。

 

日前,年近九旬的蔡榮守老人在高雄家中接受記者專訪,回憶他不平凡的一生。

 

日本殖民統治:台灣人是“二等公民”

 

1929年12月,蔡榮守出生於台南縣麻豆鎮,父親是糖廠工人,他是家中長子,下有三弟一妹。由於少時母親過世,為減輕家庭負擔,蔡榮守于公學校(相當於小學)畢業後便開始求職,後考入日本人在台南開設的明治制糖株式會社工作。

 

“那個時候,職務相同的糖廠職員待遇卻不同:日本人住的宿舍好,薪水多,台灣人住的壞,薪水少。物資缺乏,搞配給制度,給日本人的配給物資很多,給台灣人的很少。教育方面,從小給我們分開,日本人有專門的小學校,台灣人如果想進去,要改日本姓名。”在日據時代,台灣人深受日本人歧視,在政治、經濟、社會各方面都遭受不平等待遇,形同“二等公民”,令蔡榮守憤慨不已。

 

“就讀公學校期間,我在上學途中曾親眼目睹日本人毆打台灣人。日本人打人時竟説,打死一個台灣人,就像殺掉一隻螞蟻,還罵我們是清國奴。”蔡榮守語重心長地説,日本殖民者對台灣的侵略和壓迫是不容遺忘的,它曾遭到台灣人民激烈的反抗,台南尤烈。但是,現在島內一些政客卻蓄意美化日本殖民統治,將台灣人民的抗日曆史抹殺不提,這些都是“數典忘祖、歪曲歷史”的行為。

 

1945年,日本帝國主義無條件投降,對台灣50年的殖民統治宣告終結。全島人民張燈結綵,熱烈歡迎台灣光復。

 

“那時我們都很高興,因為台灣已經脫離日本殖民統治,本以為可以重見天日,今後台灣人民可以過上正義、公平、合理的生活,但事實卻令我們失望。”蔡榮守説,國民黨軍隊來臺後,壓迫人民,貪官污吏層出不窮,民眾生活不僅沒有改善,反而更糟。種種矛盾不斷積聚,最後導致1947年“二·二八”事件的爆發。

 

投身迎接統一的歷史洪流

 

事件發生後,國民黨軍隊採取血腥手段鎮壓,震驚全臺。由於對國民黨當局不滿,蔡榮守和幾個同事常常私下議論時局。當時國共內戰正激烈進行,他們了解到,對岸還有一個主張新民主主義、追求實現社會主義的共産黨,正在建立民主聯合政府。

 

“我們對‘白色祖國’已經深深失望,就將希望寄託在‘紅色祖國’身上。大家同為中國人,血緣、語言、文化都一樣,我們希望儘快結束內戰,統一祖國,建設富強康樂的國家,讓老百姓過上安定的生活。”蔡榮守回憶説,當時在糖廠擔任職員、後成為台灣統派著名領袖的林書揚是他的領路人,經林書揚介紹,蔡榮守加入了中國共産黨,成為台灣省工委會台南縣麻豆支部的一員。

 

“1950年初,為了配合解放軍將要發起的渡海攻臺戰役,我們吸收了三個能開小火車的司機。因為糖廠運甘蔗的鐵路通到海邊,如果解放軍登陸,我們可以利用它運送兵員和物資。”蔡榮守説,加入組織的不僅有工人、農民,還有醫生、教授、公務員、老師。在他們心裏,祖國統一是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

 

半生磨難不減愛國赤誠

 

1950年5月,台灣當局破獲“麻豆案”,全案36人,其中3人被判死刑,蔡榮守和另外8人被判無期徒刑。在獄中,蔡榮守曾經受針刺手指、原子筆夾手、灌辣椒水等酷刑,但他沒有屈服。此後,他先後被移送至綠島訓導處、台東泰源監獄等地關押。長年的囚禁,沉重的勞役,當局的威逼利誘,種種折磨都沒能摧垮他的意志、動搖他的信仰。

 

蔡榮守被捕時,兒子才五個月大,妻子蔡李悅為方便赴綠島與他見面,遂轉到台東的鳳梨工廠工作,一肩扛起家計,一年兩次帶著孩子上島探望。談起已經過世的妻子,蔡榮守十分感念。

 

1972年,迫於國際形勢變化和島內外輿論壓力,臺當局對一批政治犯減刑,經歷了22年黑暗牢獄的蔡榮守終於重見光明。被捕時風華正茂的青年,出獄後已是飽經滄桑的中年人。經難友接濟,蔡榮守開始從事西藥經銷工作,一直到80歲才退休。

 

出獄後的蔡榮守仍時時關心兩岸關係和祖國統一進程。1987年台灣“解嚴”,由五六十年代白色恐怖時期政治受難人及遺族、家屬組成的台灣地區政治受難人互助會于同年10月成立,蔡榮守積極參與相關工作,先後擔任互助會高屏分會會長和總會會長。

 

“成立互助會一方面可以互相援助,因為難友們從監獄出來後,仍舊受到歧視和騷擾,找工作非常困難。另一方面,當時少數主張‘台獨’的政治犯成立了組織,為了與之區別,表明絕大多數政治犯反對‘台獨’、主張兩岸和平統一的基本立場,我們決定成立互助會。”蔡榮守説,互助會以“愛鄉愛國改造社會、民主統一走向富強”的愛國主義傳統為基本立場,是一個具有高度政治性的團體。

 

30年來,互助會每年都在台北馬場町舉辦秋祭,追思當年因為愛和平、愛台灣、追求理想而就義的先烈們。此外還經常組團赴大陸交流。蔡榮守説,如今國共內戰早已成為往事,但兩岸仍未正式終止敵對狀態,簽訂和平協定更是遙遙無期,民進黨當局拒不承認“九二共識”又為兩岸關係增添了新的不穩定因素。以史為鑒,何去何從,台灣當局應該三思。

 

儘管年近九旬,蔡榮守熾熱的愛國之心仍舊不減當年。他堅信和平統一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儘管道路坎坷,但最終必將實現。他堅持參與互助會的活動,希望老一輩愛國者的思想能傳承給青年。去年,為了拍攝紀錄片,蔡榮守在兒子和孫子的陪同下重回綠島。“孫子看了我當年坐牢的地方,了解了那段歷史,回來第二天就遞交了加入互助會的申請,我很欣慰。”

 

就在幾個月前,蔡榮守因病住院並動了大手術,醫生叮囑他儘量臥床休養。他動情地説:“經過這場大病,我在死亡邊緣被搶救過來,就是不願意死,因為還沒有看到祖國統一的來臨。或許我們這輩人看不到這一天,可是我們的理念一定會實現!”新華社台北7月18日電(記者查文曄章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