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臺當局無能 台灣科技業只能自救

編輯:左妍冰|2017-08-31 16:32:31|來源:中國台灣網

香港《大公報》今日發表評論文章指出,民進黨當局在選舉時以及上臺執政後都多次聲稱要把“拼經濟”作為施政重點,但除了成效不彰的“新南向政策”以及備受批評的“前瞻基礎建設計劃”外,便再無作為。當局無法營造對經濟發展友善的經營環境,企業失去拓展業務的信心,怎能不減資撤資呢?民進黨當局對於協助科技業轉型升級可謂束手無策,所謂“經濟大計”“前瞻計劃”中關於“數碼轉型”的預算佔比只有5%。看來,台灣科技業只能自救了。

 

評論摘編如下:

 

民進黨當局在選舉時以及上臺執政後都多次聲稱要把“拼經濟”作為施政重點,但除了成效不彰的“新南向政策”以及備受批評的“前瞻基礎建設計劃”外,便再無作為。

 

島內輿論指出,台灣正陷入“經濟失溫”的困境,一方面,今年以來申請減資的上市企業數量創史上新高;另一方面,52家企業市值出現“大變中”或“中變小”的縮水變化,當中不少是被視為台灣産業支柱的科技公司。

 

這對台灣經濟是嚴重的警號。自民進黨去年上臺以來,兩岸關係惡化,台灣難以融入區域經濟,加之島內“五缺”(缺水、缺電、缺工、缺地、缺人才)問題不僅沒有改善的跡象,而且趨於惡化。

 

當局無法營造對經濟發展友善的經營環境,企業失去拓展業務的信心,怎能不減資撤資呢?

 

在台灣當前面臨的眾多經濟問題中值得關注的是,台灣董事學會分析2005年到2016年間台灣1624家上市公司市值變化,有八家大型企業縮水為中型企業,中型企業成為小型企業有44家。雖説商場從來都是優勝劣敗,企業市值消長實屬正常,但這些市值縮水的企業多是科技業和面板業。而這兩大産業正是支撐台灣經濟增長的主要支柱,一旦陷入衰退,勢必重創台灣經濟。

 

台灣科技業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末開始飛躍發展,九十年代可謂“黃金期”。據島內學者統計,臺企在主機板、監視器、晶圓代工、掃描器、數據機、繪圖卡、網路卡、集線器、機殼、鍵盤、光碟片、滑鼠及筆記型電腦代工等科技産品的市場佔有率曾經高居全球前列,足見台灣科技産業的實力。台灣也因此一度成為“亞洲四小龍”之首。

 

然而,“花無百日紅”。隨著韓國、中國大陸科技製造業崛起,台灣科技業在激烈的競爭中逐漸走下坡路:一方面,島內科技業人才嚴重流失,導致研發、創新能力不足,缺乏自有品牌;另一方面,台灣當局緊縮勞動“法規”、束縛住服務業主管部門,和新經濟時代“鬆綁法規促成人力跨領域流動”、“開放管制、促使異業結合”等趨勢背道而馳,使本已陷入發展瓶頸的科技業雪上加霜。

 

台灣業者雖然看到其中巨大的商機,但無奈臺當局態度保守,直至2010年才獲准登陸。而韓國業界已佔先機,加之中國大陸面板廠也如雨後春筍般不斷涌現,台灣面板業者的登陸商機大打折扣。

 

早在2014年巴克萊證券就已不看好台灣科技業的未來發展,如今不幸言中。民進黨當局對於協助科技業轉型升級可謂束手無策,所謂“經濟大計”“前瞻計劃”中關於“數碼轉型”的預算佔比只有5%。看來,台灣科技業只能自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