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臺輿論熱議金磚國家領導人廈門會晤
拼搏進取 再創美好未來——港澳臺輿論熱議金磚國家領導人廈門會晤
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九次會晤9月3日至5日在福建廈門舉行。國家主席習近平3日在廈門出席金磚國家工商論壇開幕式,併發表主旨演講。港澳臺輿論紛紛稱讚,此次盛會是中國國力提升的表現,習近平提出的“愛拼才會贏”進取精神更是直擊地區經濟發展要義,各界均期望搭上金磚“列車”,用拼搏精神抓住發展機遇,再創美好未來。
“中國式”的世界貢獻
港澳臺輿論普遍認為,金磚合作機制自創立以來,潛力不斷釋放,所提倡的國與國之間合作共贏理念與創新模式得到國際社會廣泛認同,這是一項“中國式”的世界建樹和貢獻。
香港《大公報》4日、5日連續發表社論指出,過去10年金磚合作機制取得了不俗成績,金磚五國經濟總量增長了179%,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50%。但金磚國家的“含金量”不僅體現在此,還體現在金磚國家國與國之間的合作新關係:不以大壓小、不以強淩弱的合作共贏理念與創新模式。社論説,金磚合作機制被視為互利共贏典範,各方都期望它發揮更大作用,為世界經濟增長注入新動能。
香港《文匯報》則發表專家解讀文章,認為當前全球化面臨困境,一些國家出現了逆全球化思潮,對此金磚國家應該可以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而廈門會晤,有望成為推動全球化的新契機。
《澳門日報》發表社論指出,中國提出“金磚+”合作模式,目的是構建更廣泛的夥伴關係。“金磚+”的理念體現了開放包容、合作共贏。金磚國家已經成為全球治理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金磚+”更得到了金磚國家及其他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歡迎和支持。
台灣《中國時報》的報道也認為,中國大陸提出的“金磚+”模式是此次峰會的一大亮點。報道説,這意味著金磚五國將破除原有的“小圈圈”,邀請新興市場國家及發展中國家與會,預計規模可擴增至10國至20國。
展現“大國風範”
金磚峰會在廈門的成功舉辦,成為全體中國人的共同驕傲,港澳臺同胞也與有榮焉。港澳臺輿論均表示,近年中國在國際社會上所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不斷展現出“大國風範”。
台灣《旺報》在4日發表的評論中寫道,中國大陸從封閉到打開門戶到走向世界,是國力增長與時代發展下的自然軌跡。在廈門舉辦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是“向國際社會展現出大國的風範”。
台灣中評社4日也發表署名社評説,金磚國家領導人第9次會晤正在廈門舉行,中國與巴西、俄羅斯、印度、南非等5個金磚國家關係更加緊密,這也是中國國力提升的指標。
香港《星島日報》的報道援引多名專家學者的觀點指出,全球經濟陰霾下,國際社會存在唱衰金磚的雜音,但這種狀況更突顯中國作為金磚國家最大經濟體影響力日增,發揮重要作用,“外界普遍認為,只要中國蓬勃發展,金磚就沒有問題,這便是中國引領作用的體現。”
香港《明報》則將中國稱為推動全球化和多邊主義的“旗手”。其刊載報道説,習近平主席指出,金磚國家要繼續秉持多邊主義,擴大金磚合作的輻射和受益範圍,推動“金磚+”合作模式,打造開放多元的夥伴網絡。中國作為今年的金磚國家輪值主席國,將帶領金磚國家共同開創合作的第二個“金色十年”。
廈門也成為台灣媒體關注的焦點。台灣《聯合報》發表的隨筆“金磚在廈門”説,看到這個鄰近台灣的大陸城市迅速發展,如今吸引全世界的目光,吸引世界各地的資金、人才,台灣能不“心有慼慼焉”?
抓住金磚機遇
“金磚國家領導人會議的順利召開,意味著大陸作為新興經濟體領頭羊的分量正在加重,地位日趨鞏固,台灣必須理性務實地面對這個趨勢,才能找到正確的出路。”台灣中國文化大學教授、台灣競爭力論壇理事長龐建國表示,無論從地理距離、語言文化、人脈聯接、市場規模或産業互補性來説,台灣都應該敞開門戶,把台灣的競爭優勢鑲嵌進由大陸牽頭的金磚行列以及“一帶一路”的大平臺上,讓台灣脫離已經被困將近20年的“悶經濟”窘境,再創美好未來。
龐建國的看法也是港澳臺各界的一致觀點。全國政協委員、中華廠商會會長李秀恒説,香港人對金磚五國並不陌生,本次峰會提出“金磚+”合作模式,配合“一帶一路”發展,成為中國一系列對外發展的策略,他希望港商可通過此與更多國家一同攜手,互相幫助,打破各自貿易保護及競爭局面,力爭共同創富。
香港中華總商會副會長王國強也説,本次峰會提出推動“金磚+”合作模式,在未來10年吸引更多的發展中國家利用金磚國家平臺合作。他希望香港商界抓住機遇,進一步增強與金磚國家經濟、文化方面的交流與合作,共同推動國家發展,拿出習主席提出的“愛拼才會贏”的進取精神,與“金磚+”國家求同存異、合作共贏。
“能否把握金磚機遇,對台灣有深遠影響。”台灣中評社的評論説,台灣如能充分理解金磚精神,抓住金磚機遇,改善兩岸關係,並與大陸共享發展機會,搭上金磚“列車”、參與“一帶一路”,經濟才能獲得巨大的發展空間,否則前景相當嚴峻。(人民日報記者 汪靈犀 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