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雄安新區“住與行”:無高層建築 直達京津冀

編輯:左妍冰|2017-10-16 16:33:00|來源:中新社

 未來雄安新區“住與行”:無高層建築 直達京津冀

 

空中俯瞰河北雄安新區 新華社供圖 

 

“千年大計”雄安新區各項規劃建設工作正在推進中。多位參與規劃者近日接受中國新聞週刊採訪,揭秘雄安新區未來的“住”與“行”。

 

京津冀協同發展專家諮詢委員會成員、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原院長李曉江接受採訪時透露,雄安新區在空間佈局上將是組團式的,不搞高層建築。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是雄安新區總體規劃編制的主體單位。作為中規院原院長,李曉江負責對整個規劃把關。

 

他表示,為克服“大城市病”,雄安新區在空間規劃上將是組團式的。所謂組團式就是多中心,每個組團的規模約為二三十萬人,佔地二三十平方公里。每個組團內部又細分為若干空間單元,每一層空間都注重功能混合、自我平衡,“儘量減少人在必要的生活、工作之外的其他負擔,就業、生活、公共服務都能兼顧”。這既有助於快速建成,也給未來應對不確定性保留了充分的彈性。

 

至於具體建築形式,李曉江透露,考慮到高層建築弊端已日益顯現,雄安新區將以多層小高樓為主,“不會搞高層建築,不會是水泥森林”。

 

目前,雄安新區已有100多萬人。在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所長黃群慧看來,在政府層面的推動下,隨著一些北京非首都功能的大舉搬遷,雄安新區三五年內“100萬的人口增量是可以實現的”。

 

這麼多人怎麼安居?雄安新區管委會規劃建設局相關負責人對記者透露,官方正圍繞雄安新區住房供應體系進行研究,包括制度設立原則、發展時序、開發模式等,公租房、廉租房、商品房的建設比例和規模等也會涉及。

 

此外,是以市場為主還是以政府為主,有何原則,以及土地的供應模式和開發模式是政府統一代建,還是引入市場機制等,都會在研究報告中體現。

 

與此同時,最近正在部分城市試點的租售並舉、租售同權,也將在雄安新區進行探索,“方向已經定了,關鍵是如何在新區落地,特別是‘權’如何落地的問題。”這位負責人表示,在住房問題上政府只能是引導,最終還將走向市場。

 

專家表示,未來雄安新區對外交通將主要依靠機場和高鐵、高速路網,新區內部將更多依靠軌道交通和公共交通。

 

對外交通的首要目標是與北京、天津、石家莊實現無縫連接。在李曉江看來,要增強雄安新區的吸引力,就要為它創造和整個核心區域直連直通的交通條件,使其能夠直達京津冀核心區的重要戰略性節點。

 

他透露,目前規劃團隊正在和北京市密切探討,雄安高鐵進入北京西客站或者南站後是否可以再建地下通道,直達北京中關村,甚至和京張高鐵連接。

 

京津冀協同發展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清華大學交通研究所所長陸化普也表示,雄安新區與京津實現“零阻抗”的交通聯繫是新區建設的重要目標之一,這對新區的發展將起到決定性作用。

 

內部交通方面,“雄安新區在路網交通上將是窄路、密網、小街區”,李曉江稱,這可以使人們既能享受出行的便利,也能獲得高品質的居住環境。

 

雄安新區規劃建設組負責人對記者表示,雄安將以清潔能源汽車為主。此外,新區以後要實現“零換乘”,“高鐵來了之後,經過樞紐內部的軌道交通、公共交通全部分流,可以很通達。”(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