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報告涉臺論述:變與不變

編輯:左妍冰|2017-10-21 10:49:10|來源:華夏經緯網

2017年10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對十八大以來的中央對臺工作進行了精準、扼要的總結,並對未來的對臺工作進行了高瞻遠矚的規劃和部署。與以往歷次報告相同,十九大報告的涉臺論述部分一以貫之地強調了一個中國原則、“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和平發展和反對“台獨”等內容,並且與十八大報告一樣均劃分為實現祖國統一的必要性與途徑、兩岸關係的性質與兩岸互動的政治基礎、深化兩岸交流合作的政策安排以及堅決反對“台獨”的莊重宣示四大板塊,不過其與十八大報告也有諸多不同,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第一,深化“交流發展”VS創新“融合發展”。 

 

在論及深化兩互動合作、增進台灣同胞福祉的政策安排時,十八大報告延續了以往歷屆黨的政治報告的路徑,即強調交流發展,希望通過交流走向統一。然而,隨著兩岸交流的深入,交流發展模式逐漸進入了瓶頸期,因為交流的前提是兩岸各自擁有不同利益,雙方期待在交流中增進己方利益,結果是在交流了多年後,“你的還是你的,我的還是我的”,兩岸並沒有變成一家人。鋻於此,習總書記提出了融合發展的新思路,意在通過主動向台灣同胞分享大陸發展機遇的方式融合兩岸利益,實現“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新局面。在十九大報告中,習總書記明確指出,“願意率先同台灣同胞分享大陸發展的機遇……逐步為台灣同胞在大陸學習、創業、就業、生活提供與大陸同胞同等的待遇”,正是兩岸融合發展新思路的體現。 

 

第二,闡釋一個中國原則VS凸顯“九二共識”。 

 

十九大報告與十八大報告一樣,其涉臺部分的第二大板塊都是對兩岸關係性質與兩岸互動政治基礎的論斷,而這個論斷的核心就是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不過,與十八大報告相比,十九大報告更加凸顯了“九二共識”。十八大報告在兩岸論述方面有兩個突出的亮點:第一個是著重對兩岸政治關係現狀進行了明確定位,將十七大報告中的“尚未統一+同屬一中”擴展為“尚未統一+同屬一中+國家領土和主權從未分割、也不容分割”,即對一個中國進行具體闡釋;第二個是將“九二共識”一詞納入黨代會的政治報告。

 

不過在整個論述中,十八大報告還是更側重一個中國原則,畢竟一個中國原則出現了4次,而“九二共識”僅出現了1次。十九大報告則在重申一個中國原則的基礎上,進一步強調了“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明確界定了兩岸關係的根本性質”,這是首次在報告中將一個中國原則與“九二共識”嵌合在一句話內,而且一個中國原則出現了3次,“九二共識”出現了2次。不難看出,這是一個向對岸釋放的堅定信號,是在告訴民進黨,“九二共識”的核心意涵是一個中國原則,無論建構什麼新論述,只要背離“一中”,那麼就不可能被大陸接受,遑論試圖繞過、掏空或否定“九二共識”。 

 

第三,側重“硬紐帶”VS強調“軟紐帶”。 

 

整個十九大報告都非常富有民族情感與人文關懷,這一點在涉臺部分尤為突出。十八大報告在論及兩岸同胞關係時,使用了“中華民族”與“血脈相連的命運共同體”二詞,而十九大報告在措辭上則注入了更為濃烈的同胞情感,使用了“命運與共的骨肉兄弟”、“血濃于水的一家人”、“兩岸一家親”和“促進心靈契合”等表述,充分體現出習近平總書記對解決台灣問題的“軟紐帶”的重視,期待在經濟讓利和政治溝通的“硬紐帶”之外,建構更為溫情的兩岸聯結。 

 

第四,反“台獨”的“三個任何”VS反“獨”的“六個任何”。 

 

在第四個板塊(堅決反對“台獨”的宣示)中,十九大報告相對十八大報告有兩點升級:一是措辭明顯更為嚴厲,除了一口氣使用了“絕不容忍”、“必將遭到”和“絕不允許”等詞彙外,還將十八大中的“三個任何”升級為“六個任何”。以連續歸納多個“任何”的方式進行反“獨”宣示的表述首次出現在十五大報告中,一直延續至今。其中,十五大歸納了“兩個任何”(任何勢力以任何方式),十六大仍是“兩個任何”(任何人以任何方式),十七大延伸為“三個任何”(任何人以任何名義任何方式),十八大仍然保持在“三個任何”(任何人任何勢力以任何方式)。2016年11月1日,習總書記在會見洪秀柱時首次將“三個任何”擴充為“四個任何”,指出“任何政黨、任何人、任何時候、以任何形式進行分裂國家活動,都將遭到全體中國人民堅決反對”。十天后,在紀念孫中山先生誕辰150週年大會上,習總書記又將“三個任何”進一步升級為“四個任何”,稱“我們絕不允許任何人、任何組織、任何政黨、在任何時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塊中國領土從中國分裂出去!”,並在2017年8月1日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週年大會的講話中予以重申,如今,這句話正式被寫入十九大報告,將“台獨”的可能路經一律堵死,充分顯示出習總書記的反對“台獨”氣魄與決心。在當下“台獨”分裂主義非常囂張的情勢下,十九大的宏大論述能為國家的反分裂工作提供更堅實、更契合的政治支撐。 (本文作者是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政治學系講師、法學博士) (作者 莊吟茜)

 

來源:中評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