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在泛珠三角合作中的新角色:科技創新“聯繫人”

編輯:母曼曄|2017-10-30 09:26:18|來源:新華社

今年35歲的香港青年吳學明畢業于哈佛大學。他于2011年在廣州創辦了一家軟體科技公司,開發手機遊戲。目前,他在佛山投資32億港元,建立青年創業科技産業園,希望吸引香港及各地的科創企業和高科技人才進駐。

 

作為內地與海外市場的“聯繫人”,香港傳統國際金融中心的優勢不言而喻。業界普遍認為,香港在科研及打造科技企業融資平臺等方面具有優勢,在泛珠三角的合作中可擔當科技創新的“聯繫人”,與泛珠地區的企業取長補短、強強聯合,共拓“一帶一路”特別是東盟地區的市場。

 

泛珠區域涵蓋廣東、廣西、福建、江西、湖南、雲南、貴州、四川、海南等九個內地省區以及香港和澳門兩個特區,人口和生産總值佔國家三分之一,是重要的區域合作平臺。數據顯示,2016年,這九個內地省區與港澳貿易總額近5000億美元,為2004年近五倍,合作領域也從最初的勞動密集型産業轉向高新技術項目。

 

近年來,在香港經濟對轉型升級需求的帶動下,特區政府及各界也大力推動科技創新行業的發展,也有越來越多的香港高新技術公司赴泛珠三角投資。

 

今年9月下旬,泛珠三角區域合作行政首長聯席會議在湖南長沙舉行,會議取得一系列成果,包括進一步推動設立高達1000億元的合作發展基金,投放于傳統優勢産業升級及戰略新興産業培育等領域。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出席會議時表示,特區政府十分重視創新科技的發展,致力發展高增值産業,未來將推動香港的大學和泛珠省區的産業及研發機構進行更多合作。

 

她在近日發佈的2017年特區政府施政報告中特別強調,香港將全方位推動創科發展,為經濟注入新動力,包括提供稅務優惠,鼓勵企業投資科研;為大學額外預留不少於100億港元研究基金;啟動5億港元的“科技專才培育計劃”;以配對形式資助本地企業人員接受先進製造技術的培訓等。這勢必進一步增強香港在科創方面的競爭力。

 

香港科技大學商學院副教授徐岩對記者説,香港在科研方面優勢明顯,香港的大學擁有一流的科研成果,科大本身便與內地一些知名科技企業建立了合作,助推科研成果産業化,香港高校與泛珠企業進行對接的空間廣闊。

 

此外,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是不少內地企業融資的首選地,香港近年來大力發展針對創新科技企業的融資平臺。

 

香港交易所今年6月發佈《有關建議設立創新板的框架諮詢文件》,計劃推出創新主板及創新初板,旨在提升資本市場對新經濟企業的吸引力,相關的公開諮詢已于8月完成。特區政府也專門成立了“金融領導委員會”,為資本市場支持新經濟發展的機制提供建議。

 

畢馬威日前發佈的報告顯示,內地科技公司來港上市的勢頭成上升狀態,隨著內地政府及香港推出一系列戰略舉措支持科技發展,香港將吸引更多科技企業上市。

 

徐岩説,香港是亞太地區的風投中心,“以前香港科創公司數量及規模較少,風投可投資的項目有限,現在不同了,本地科創企業越來越多,吸引不少風投,而這些企業的成功也可幫助香港經濟轉型。”

 

吳學明認為,科創企業將成為未來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泛珠地區不少內陸省份的業務相對傳統,對創新的需求龐大,隨著香港在科創領域的競爭力逐漸增強,加上物流、會計及法律仲裁等專業服務業優勢,可與泛珠企業取長補短,共同打造創新體系。

 

由吳學明創建的粵港澳大灣區青年總會將於近日在香港舉辦首個“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實習計劃”,吸引來自大灣區幾十間不同公司的200多位青年企業家代表和投資人參加,其中不少來自科創行業。活動希望為大灣區青年提供實習、就業和創業機會,為他們在內地的業務拓展打下基礎。

 

由於地理位置的因素,泛珠九個內地省份向來與東盟地區有著緊密的經貿往來;而香港在“一帶一路”倡議的背景下,與東盟的合作也越發深入。

 

“東盟市場前景廣闊,但目前科創領域仍處起步階段。”徐岩説,“香港的新角色可以體現在,一方面攜手泛珠企業‘走出去’,進一步開拓東盟市場,另一方面發揮創新科技的優勢,同時提升香港、泛珠與東盟整體的科創水準。”

 

業界認為,泛珠三角區域合作已向著更深度合作、更緊密聯繫、更開放格局的方向“升級”。徐岩表示,香港既要利用好自身優勢,也要善於結合外部資源,與泛珠企業強強聯合,推動整體經濟轉型升級。(新華社香港電 記者常曉華王小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