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技能大賽首登金牌榜榜首 中國技工最牛
圖①:宋彪在技能大賽工業機械裝調項目比賽現場。
圖②:寧顯海(右)在進行焊接訓練。圖③:崔兆舉在鑲貼瓷磚。圖④:張志斌在練習模具製作。
圖⑤:胡萍在製作服裝。
圖⑥:梁嘉偉在進行信息網絡佈線操作。
資料照片
21日,人社部召開第四十四屆世界技能大賽參賽總結大會,對大賽獲獎者予以表彰。就在這屆世界技能大賽上,中國代表團斬獲15枚金牌、7枚銀牌、8枚銅牌和12個優勝獎,不但創下歷史最好成績,也榮登金牌榜首位。
在大賽六大類項目中,我國全部有金牌入賬,體現出相對全面均衡的職業技能競技實力,向世界展示了“中國工匠”的力量、擔當與朝氣。這些金牌工匠們“牛”在哪?如何長成?未來又將如何傳承自己的技藝和匠心?
初 心
“讓世界因我們而為中國點讚”
一手端著焊槍,一手捏著焊絲,在一塊塊鋼板上輕點慢抹,火花四濺,縷縷青煙騰空而起。“持筆人”手法嫺熟,動作靈活,焊絲跟著焊槍的節奏勻速遊走,焊縫在一層層弧形線條中展開,像魚的脊骨般均勻、平滑,每道魚鱗狀焊紋間最寬與最窄的地方差距不超過1毫米……“第一名,中國,寧顯海!”隨著裁判宣佈比賽結果,22歲的年輕人站上了焊接項目世界冠軍的領獎臺,將國旗高高揚起。
在近日落下帷幕的第四十四屆世界技能大賽上,平均年齡不到21歲的中國代表團斬獲15枚金牌、7枚銀牌、8枚銅牌和12個優勝獎,榮登金牌榜榜首。夢想開花,載譽歸來,少年心性掩飾不住心中喜悅:“頒獎晚會上,當主持人一遍又一遍地念著‘China’的時候,我覺得特別開心。以後不論走到哪,我都可以驕傲地告訴別人,我是一名技術工人。我就是想通過自己的努力,讓社會改變對我們的看法,讓世界因我們而為中國點讚:‘中國製造:牛!’”瓷磚貼面項目金牌獲得者崔兆舉興高采烈地告訴記者。
然而在獎牌、掌聲、鮮花和閃光燈的背後,這群少年也承擔著別樣的“苦”。
寧顯海至今記得第一次做焊接實操的情形:身體四週都是耀眼的火花,熔化的鐵水滴在衣服上,瞬間燒出一個破洞,刺痛襲來,手臂上很快起了水泡;訓練仰焊時,忽略了鐵水正滾落而下,胸口傳來鑽心的痛,衣服都快燃起來了,於是趕緊扔下焊槍,用厚手套撲火。
信息網絡佈線項目金牌獲得者梁嘉偉已經不記得有多少根纖維扎進手指:只有0.25微米粗細的玻璃纖維,扎進手指裏鑽心地疼,光纖是透明的,根本找不到具體位置,一痛就是一個月,只能忍著再練;手掌上的皮磨掉了一層又一層,戴上手套繼續幹。
但年輕人,從來就不乏苦中作樂的本領:
“這也是焊工的軍功章呀。”寧顯海的雙臂上散落著蠶豆大小的傷疤,有些地方燙疤甚至成片,他卻這樣打趣。
“瓷磚切口已經傷不到我了。”崔兆舉舉著已經被磨出一層厚厚繭子的雙手俏皮地説。
“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時裝技術項目金牌獲得者胡萍面對密集訓練的高壓態勢,這樣在微信簽名欄感言。
輕鬆調侃的背後,是對職業忘乎所以的熱愛,對技藝精益求精的追求,對個人選擇的坦然擔當,對人生價值的自我實現。“匠心”,就如在這苦樂參半的訓練中磨礪成的“珍珠”,熠熠生輝。
瓷磚貼面項目,崔兆舉的作品做到了以一根金屬桿貼在瓷磚平面上中間不透光,同時一張A4紙不能插進去。
光纖熔接操作,選手30分鐘內熔接60芯可以得到滿分,而梁嘉偉以85芯的數量讓世界驚嘆。
塑膠模具工程項目上,張志斌做出的鋼鐵裝備,每一個長寬高數據,誤差正負值不超過0.01毫米,這相當於1/7根頭髮絲的寬度。
……
“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營造勞動光榮的社會風尚和精益求精的敬業風氣。”黨的十九大報告再一次將工匠精神的重要性點出。工匠精神,匠心為本。如何樹匠心?就技術工人的成長而言,要堅守這樣的初心——追求至精至善,將産品的每個細節都盡可能做到極致;就整個社會而言,要營造這樣的氛圍——以“技能界奧林匹克”的形式,讓優秀的技工從默默無聞的幕後走到臺前,讓全社會為匠心之美而點讚。
成 長
“每一滴汗水都折射太陽的光芒”
“剛剛入校時,我就是想掌握一門技術在社會上立足。但後來,我從技術中找到了興趣、發現了樂趣。”工業機械裝調項目金牌、本屆大賽唯一的阿爾伯特大獎(世界技能大賽最高榮譽)獲得者宋彪告訴記者,有一天,當他審視自己剛完成的作品時,一縷陽光透過窗戶照在它光潔的表面上,那種美好一下子擊中了他,這就是宋彪那顆匠心最初的萌芽。
張志斌的哥哥張志坤是第四十三屆世界技能大賽數控銑項目金牌得主,從進入哥哥所在的技工學校起,同他一較高下的心思便一發不可收拾;胡萍則一直在跟自己“較勁”,“一遍做不好做兩遍,兩遍做不好做五遍”,這是她最堅持的信條。
新奇的興趣、成功的喜悅、榜樣的力量、自我的要求……初心,以一種由內而生的力量鼓舞著每一個年輕的技工,在磨礪技能的道路上從不止步。
杭州最熱的時候,氣溫38攝氏度以上,室外地面溫度更是接近50攝氏度。為了掌握膠泥在不同溫度下的性能,崔兆舉經常在這樣的室外環境下練習,一天6個小時下來,衣服都能擰出水來。一個作品需要600塊左右瓷磚,識圖、切割、鑲嵌和抹縫,週而复始。崔兆舉就是在這樣無數個訓練週期中,伴隨著身後越壘越高的廢瓷磚走向世賽的舞臺。
枯燥而艱苦的重復訓練是每一名工匠成長的基礎,然而練就絕活,不是“熟能生巧”一詞可以簡單概括。
製作我們平時插網線用的小小水晶頭,是信息網絡佈線項目的基本功。上一屆大賽中國選手最好成績是17秒,梁嘉偉給自己定下的目標是15秒。他從學校借來三個攝像機,從多個角度記錄每天的訓練情況。通過反復回看,他發現自己“做了太多的多餘動作”,而多做一個動作就要比對手多花1.5—2秒。發現這個問題後,馬上重新制定操作步驟,再進行高強度的訓練。
多琢磨、找方法、求創新,以精益求精的工作態度,使每一次訓練都有進步和收穫。
理論知識的學習和儲備也是必不可少的。作為職業技術學校的學生,宋彪和許多其他選手一樣,專業知識基礎較差。然而憑著對技術的熱愛,他拿出了之前學習時從未有過的勁頭刻苦鑽研,如今不僅在機械知識、氣動液壓等專業上具備較高的知識水準,而且自學了電氣等跨專業跨學科的專業知識。
不同的行業,相似的經歷,每一名“金牌工匠”的成長都離不開對初心的堅守,然而只有這樣的精神動力還遠遠不夠。
崔兆舉來自浙江建設技師學院,這是一所有近40年辦學歷史的建設類技師學院,有建築高技能人才培養的“黃埔軍校”的美譽。正是在這所學校裏,崔兆舉有幸遇到了他的啟蒙教練——我國世界技能大賽瓷磚貼面項目第一位獲獎者高艷濤,在他的精心指導下,開始了自己的世賽征程。
當“中國製造”邁向新時代的“中國智造”,轉型升級的鼓點激發著中國技術教育快馬加鞭,培養“高智、高技”且獨具匠心的“新藍領”,成為技術教育重要的目標。十幾年來,技術教育在廣東從棄若敝屣,到如日中天,每年3月就有企業擠進各大技工學校“搶人”,技工學校優質就業率達到99%左右;所有的專業都長期對應市場和企業的需求變化,對學生的培養成才探索出一條成熟的路徑。
如今,上屆金牌得主張志坤已經是母校廣東省機械技師學院的教師,弟弟張志斌也正在辦理手續留校任教。兩兄弟的父母在東莞大朗鎮的製衣廠打工已經將近20年,靠著微薄的工資支撐全家的生活;哥倆憑著過硬的本領,一畢業就享受相當於副教授級別的待遇。兩代人之間的差距,正是老一代外來務工人員與新一代産業技術工人的差別。
有專家表示,技術工人的社會地位是一個風向標,折射出一個時代的價值取向。在這群金牌工匠的人生選擇和職業發展上,都折射出技工教育的蓬勃發展、經濟發展對高素質技術人才的渴望、“工匠”社會地位的日益提高。當每一滴汗水都折射太陽的光芒,每一份付出都照亮夢想的天空,一支“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才會真正形成。
傳 承
“讓更多年輕人成為優秀工匠,展現中國力量”
“工匠精神”被寫入十九大報告,也在年輕的宋彪心中激起漣漪。在他心目中,新時代的工匠,除了需要具備工藝、道德、專業知識外,還對創新、優化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目標。“樂於付出、精益求精、行動力強,他身上已經具備了工匠精神的實質。”本次大賽工業機械裝調項目中國技術指導專家組組長宋軍民這樣評價宋彪。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品質之魂,存于匠心’,我認為工匠精神最重要的就是要秉承匠心,對於自己所做之事認真投入,追求完美與極致。就比如做衣服,每一刀、每一針、每一線,都應該做到滴水不漏。”胡萍放下手中的剪刀,認真地説。
得益於《中國製造2025》不斷推進、“工匠精神”寫入十九大報告、中國製造邁向中高端等種種努力,整個社會對於高技能新型勞動者的需求越來越高。當前,全國技能人才規模達到1.65億人,每年有2000多萬勞動者參加職業培訓,技工院校畢業生就業率長年保持在98%以上。技能人才隊伍不斷發展壯大,工作環境不斷改善,帶動了更多青年選擇技能成才之路,也為青年技能人才脫穎而出創造了條件。
鮮花與掌聲之後,崔兆舉的生活重新回歸平靜,他又坐回了工程管理高技班的教室裏學習。他説:“今後,我要把在比賽中獲得的經驗傳授給我的學弟學妹們,幫助更多的年輕人成為優秀的工匠,展現中國力量,發出中國最強音。”
即將踏上教師崗位的張志斌則認為自己同哥哥一樣,正在肩負起時代賦予的重大責任:國家給了農家子弟免學費上技校的機會,而技工院校提供的專業教學和成才之路讓這些貧寒的農家子弟能夠大展宏圖。母校7000多名在校學生,大部分招收的是廣東貧困地區的農家子弟,學位供不應求,畢業生供不應求。人們有理由相信,未來更多的“張志斌”將從這些學生中涌現。
身為天津電子信息高級技術學校教師的梁嘉偉在給學生上課時更加充滿激情:“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出,要加快建設製造強國,加快發展先進製造業。作為一名職業院校教師,我覺得這句話特別令人振奮,同時也深感責任重大。沒有一流的技工,就沒有一流的産品,我們將按照總書記的要求,發揚工匠精神,培養更多高技能人才和高素質的勞動者。”第四十六屆世界技能大賽將於2021年在上海舉辦,“希望4年後,我的學生可以在家門口收穫更多的獎牌。”梁嘉偉堅定地説。
(本報記者鄧圩、朱虹、姚雪青、王昊男、張文、方敏報道,童偉宏參與)稿件統籌:臧春蕾 版式設計:蔡華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