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毅楊惠姍穿梭兩岸:中華文化沒有“二分法”
張毅楊惠姍夫婦
1987年,海峽兩岸打開緊閉了38年的大門、開放探親;也在這一年,台灣金馬獎最佳導演張毅、最佳女演員楊惠姍夫婦離開演藝圈,創立琉璃工房。
對過去的30年,張毅感嘆“一言難盡”。從一家手工作坊到聞名世界的工藝品牌,他認為,琉璃工房不只是工藝製作團體,更是對中華文化的尋根、歸位。
1986年,張毅導演電影《我的愛》,在借用琉璃藝術品作道具時,發現在這一領域極少有華人作品。“原來我們的工藝是這麼薄弱,為了探尋文化根源,我們開啟了琉璃之路。”
這對在文藝圈享有盛名的夫婦選擇了當時只有法國人掌握的脫蠟鑄造法。隔行如隔山,三年半時間,他們一再燒制失敗。兩人回憶説,當時“像傻子一樣”,看一爐爐的破碎産品,不是不想放棄,而是不能放棄。
夫婦倆賣掉了數套房産,負債7500萬元新台幣,朋友看見張毅的來電都“不願意接”。幾近走投無路時,他們聽到一位日本學者説,脫蠟鑄造技藝早在漢代就出現,只是後來失傳。“原來琉璃製作不是外國人的專利,而是老祖宗的工藝,我們更加要堅持下去。”張毅説。
1993年,琉璃工房在北京故宮博物院辦展,並成為兩岸恢復交流後首個進入故宮的台灣民間團體。如今,他們的作品不僅在兩岸多個博物館長期展覽,還被英國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美國康寧玻璃博物館等20多家世界級藝術殿堂收藏。
張毅説,中國的琉璃藝術應該有中國人的語言和民族情感,所以琉璃工房的作品有著鮮明的、具東方美學的形與意。他希望,通過現代創作的語匯,賦予琉璃藝術作品以東方哲學,讓作品成為西方藝術界了解中華傳統文化的載體。
張毅表示,從西漢中山靖王墓的琉璃耳杯,到唐代詩人白居易筆下的“彩雲易散琉璃脆”,琉璃由古至今所蘊藏的中華文化內涵豐富。
談到兩岸專業人士在文化接受方面的差異,張毅説:“台灣是一個海島,對自然的感觸深刻,一隻小鳥、一隻蝴蝶都有深沉的意義;大陸幅員遼闊,各式各樣的文化傳統唾手可得,對傳統文化更加重視。”
每年,夫婦二人頻繁來往兩岸,台北有父母和充滿回憶的童年,上海有家和傾注半生的事業。如今在大陸,琉璃工房已是一種審美品位的象徵,坐落在黃浦江旁的上海琉璃藝術博物館也成為一張享譽國際的藝術名片。
“中華民族的文化只有一個,沒有二分法。”張毅説,“不管在台灣還是大陸,我們追求的都是那個傳承了五千年的文化。”(中新社記者 楊程晨 劉舒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