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農産品來華“圈粉”
圖為基於LED光照的集裝箱式植物工廠
意大利奇異果、美國蘋果、西班牙桃子、泰國大米……近日,在上海舉辦的第九屆中國國際農産品貿易對接會上,來自世界各國的特色優質農産品雲集。展會現場展出面積近2.7萬平方米,共設蔬菜、水果、園藝三大展區,近百家海內外企業展示産品,吸引了來自中國、韓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西班牙、波蘭、墨西哥、智利、澳大利亞等國家相關政府部門官員、專家學者及企業負責人近500人參會。
蔬菜種植用上新技術
走進展會現場,只見各種農産品琳琅滿目,將展區裝扮得五彩繽紛,果香四溢。“這是我們在歐洲直接採摘、保證新鮮健康的意大利奇異果。”拿起展臺上擺放整齊的新鮮奇異果,一名意大利經銷商向參觀者介紹説,“由於産地背靠阿爾卑斯山脈,三面環海,土壤肥沃,光照充足,意大利奇異果個頭飽滿、大小均勻,口感酸甜比例更為獨特,食用口味甜美。”
不光農産品,一些企業還帶來了農業生産技術展示。“基於LED光照的集裝箱式植物工廠,僅用水和光就能高效栽培、生産蔬菜。”一家日本企業的工作人員介紹,通過配備高效率光照、調配營養液、定時灌溉以及控制溫度、濕度等,該技術可在改裝後的集裝箱裏實現對植物的生長調控以及標準化生産。目前可栽培的蔬菜包括生菜、香菜、菠菜等。
“隨著生活水準的日益提高,人們對高品質的蔬菜、水果、花卉的需求不斷增加。”荷蘭駐華大使館農業參贊郝馬丁表示,中國面臨的挑戰在於如何讓食品産量和品質更好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需求,這和荷蘭遇到的問題類似。荷蘭自然資源並不豐富,所以必須依靠創新知識和資本來發展農業。目前荷蘭在這方面做得不錯,中荷兩國農業合作潛力很大。
本屆展會由世界批發市場聯合會亞太地區工作組和全國城市農貿中心聯合會主辦,旨在展示各國優質農産品、開展國際貿易交流合作,促進全球農産品互惠共通。
推銷産品外商忙吆喝
“我們去年剛獲得中國市場準入資格,沒想到這次大會第一天就有了意向合作夥伴。”展會上,波蘭貿易公司中國代表處的夏虹與來自中國內蒙古的一家批發商達成初步合作意向。“從農場到餐桌,我們堅持高標準生産管理模式,主要經營魚類、漁産品、奶類等。”夏虹説。
“僅今年‘雙11’期間,馬來西亞白咖啡銷售額就達到6億元人民幣。”馬來西亞駐華大使館農業參贊阿茲米對中馬兩國農産品貿易合作前景看好。“馬來西亞的棕櫚油、橡膠、鳳梨及海鮮在中國較受歡迎,希望今後能增加魚類及高價值農産品對華出口。我們也推出了多項吸引外資的優惠政策,歡迎中國企業到馬來西亞投資興業。”他説。
郝馬丁認為,農業在國際關係中經常扮演重要角色,特別是在中荷兩國的關係上。荷蘭可在世界範圍內提供高品質的産品、服務和技術。兩國可以通過交流知識,引進技術,有效率地生産高品質的食品。
“中共十九大報告提出鄉村振興戰略,這將為中國廣大農村地區帶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韓國首爾農水産食品公社社長樸玄出表示,農産品批發市場是生産者和消費者之間的橋梁。“一方面,眾多小規模生産者可以形成團體,集中供貨,保證産品品質和收益;另一方面,批發市場可根據消費者偏好,與生産者做好信息溝通、生産培訓等,更好服務消費者。”樸玄出説。
檢測嚴格品質有保證
産品品質一直備受消費者關注,如何確保進口農産品品質安全過關?“外國農産品進入中國要經過以下幾個環節:首先,兩國間簽訂政府間議定書,這是基本的市場準入條件,這一過程短則兩三年,長則十幾年;其次,議定書籤訂後,出口企業要進行註冊,滿足一系列標準和程式;再次,産品到達中國口岸後,由出入境檢驗檢疫部門實施檢驗檢疫,保證産品品質。”中國出入境檢驗檢疫協會會長王新表示。
國務院參事、農業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劉志仁認為,隨著中國對外開放不斷深入,中國消費進口農産品的市場規模越來越大。同時,近年來中國消費者生活水準不斷提高,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愈加強烈,這就要求外國企業深入研究中國市場,不斷提升産品品質。“外國農産品進入中國要有新思路、新理念,確保高標準、高品質,只有這樣才能適應中國市場需求。”
阿茲米説,馬來西亞出口到中國的農産品要經過一系列嚴格流程,以保證産品品質。但在一些領域也有非正規廠家産品非法流入中國的現象,今後兩國要攜手合作,打擊假冒偽劣産品,保護兩國生産者和消費者利益。
縮短物流時間、提高運輸品質也是與會者關注的話題。“智利水果在中國很受歡迎,比如車厘子、牛油果、藍莓等。但中智兩國遠隔重洋,距離遙遠,推動交通運輸更加快捷、便利很有必要。”智利駐華大使館公使卡洛斯·帕拉表示,經過努力,目前兩國間海運時間已由30多天縮短至14天;機場建設也在加快,未來有望開通兩國直飛航班。(人民日報記者 趙鵬飛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