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旗袍的“花樣年華”

編輯: 母曼曄|時間: 2017-12-11 15:07:54|來源: 新華網
  • 在香港跑馬地山村道,袁建偉介紹他收藏的旗袍(10月20日攝)。新華社記者劉昀 攝
    在香港跑馬地山村道,袁建偉介紹他收藏的旗袍(10月20日攝)。新華社記者劉昀 攝
  • 在香港九龍塘培道中學,林希桐(左一)和同學們在學習製作旗袍(11月7日攝)。新華社記者劉昀 攝
    在香港九龍塘培道中學,林希桐(左一)和同學們在學習製作旗袍(11月7日攝)。新華社記者劉昀 攝
  • 在香港九龍塘培道中學,封有才(左一)教學生們製作旗袍(11月7日攝)。新華社記者劉昀 攝
    在香港九龍塘培道中學,封有才(左一)教學生們製作旗袍(11月7日攝)。新華社記者劉昀 攝
  • 在香港九龍塘培道中學,封有才在教學生製作旗袍(11月7日攝)新華社記者劉昀 攝
    在香港九龍塘培道中學,封有才在教學生製作旗袍(11月7日攝)新華社記者劉昀 攝
  • 在香港跑馬地山村道,袁建偉整理他收藏的旗袍(10月20日攝)。新華社記者劉昀 攝
    在香港跑馬地山村道,袁建偉整理他收藏的旗袍(10月20日攝)。新華社記者劉昀 攝

第一次見到袁建偉,是在香港跑馬地山村道上的一幢法式老建築。拱橋窗戶、火爐煙囪、拼花地磚,無不透露著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古典建築的特色。沿著木樓梯來到二樓,袁建偉的工作室就位於其中。眼前這位“80後”年輕人看起來時尚而斯文,而他卻已是業界小有名氣的旗袍收藏家。

 

上世紀三、四十年代,香港街頭隨處可見粧容精緻的女子,穿著一身高領、圓襟、過膝卻不失性感的旗袍,一如電影《花樣年華》裏的場景。起源於清代的旗袍,在上世紀30年代發展到巔峰,很快便從發源地上海風靡至全國各地。後來受到西式成衣的衝擊,有人感嘆旗袍的“花樣年華”不再,而如今各式各樣的旗袍仍然可以在袁建偉的工作室中找到。

 

回憶起收藏旗袍的初衷,袁建偉説:“我開始收藏旗袍是受到奶奶的影響,當時在奶奶的床頭挂著一張穿著旗袍的女子的黑白半身照片,看著很像昔日的電影明星。後來才知道是我奶奶在40歲時租旗袍拍攝的照片,我才發現原來旗袍可以讓女性如此美麗。”

 

旗袍雖從領口遮蔽至腳踝,但貼身的剪裁和高開衩的設計卻含蓄地顯現女性身體的曲線,將東方女性的美恰到好處地展露出來。

 

此後袁建偉開始收藏旗袍,十餘年的時間已有1000余件旗袍藏品。“周圍人聽到我有心收藏旗袍,會主動幫我,這1000件旗袍中有900件是別人免費送給我的。”

 

在香港,位於九龍塘的培道中學以旗袍為校服,學生一年四季都會穿著旗袍上學。在一間不到二十平方米的教室內,擺著八、九個旗袍的展示模型,十幾個女學生圍在旗袍師傅封有才的身邊,看著他一針一線地幫大家修改旗袍,這種場景每個週二下午都會出現。

 

73歲的封有才是袁建偉的師父,現今香港可以做高級旗袍的上海師傅只有五位了,封有才就是其中之一。談到他們的相識,袁建偉説:“為了把旗袍文化傳承下去,我決定自己學習製作旗袍,於是在電臺上發聲明拜師學藝,後來遇到了師父。”

 

在上世紀六十至八十年代,香港的製衣業蓬勃發展,當年彌敦道上有好多上海裁縫店專門做旗袍,無論什麼階層、何種身材的女性都對旗袍情有獨鍾。“現在彌敦道上做旗袍的店舖少了很多,街上穿旗袍的人也很少了。”袁建偉説。

 

為了重拾旗袍文化,袁建偉和師父封有才攜手把旗袍課帶進了校園。學生們自願在每個週二的下午上旗袍課,從選布料、設計款式、剪裁再到縫紉都親自參與,歷時一年的時間做一條屬於自己的旗袍。課程結束的時候,學生還可以穿著自己設計製作的旗袍走秀、參加旗袍比賽。

 

教室裏有一條藍紫色為主調、伴有亮片裝飾的旗袍被當作範例來供大家學習。這件旗袍的設計者林希桐介紹説:“這件旗袍是去年參加旗袍課時做的,我很喜歡香港的星空,所以我將代表星空的深藍、深紫、粉藍的顏料暈染到白色的布料上,前前後後用了兩周時間才製作完成。旗袍課讓我對旗袍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今年我又來參加了。”

 

封有才説:“很高興看到學生有興趣來學習做旗袍,旗袍文化終於又迎來了懂它的人。”

 

旗袍的魅力離不開女性身體的呈現,而旗袍的文化內涵也隨著時代的巨輪而演變——從寬大的長衫到貼身的剪裁,從及至腳踝改良為及膝款式,袖高、邊飾、領頭、開衩,花樣翻新又萬變不離其宗,連同思想解放、新舊更替,都被一針一線地縫進了旗袍裏。收藏旗袍,既是收藏昔日生活的“味道”,也是重拾中華文化歷久彌新的文化底蘊。(新華社香港電 殷曉媛 閔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