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成長率調高,台灣卻高興不起來?

編輯:霍建陽|2017-12-18 16:31:31|來源:華夏經緯網

台灣經濟回溫,全年經濟成長上修到2.58%,是三年來最高

 

臺行政機構“主計總處”日前調高了今年的經濟成長率預測值,從原來的2.11%調升到2.58%,一次提高了0.47個百分點,修正值也達到3年來新高,令各方眼睛一亮。

 

調高的主因是今年全球經濟穩步向上,台灣出口跟著暢旺,出口連續13個月正成長,推升整體經濟表現。和這項發展對應的是10月份經濟調整後的失業率降到3.69%,是17年來的同月新低,同樣令人驚艷。

 

不過,經濟成長預測值調高並非台灣獨有的現象。10月上旬,國際貨幣基金(IMF)調高了全球今年經濟成長預測,由原來3.5%調高到3.6%,台灣的預測值卻僅有2.0%,顯著低於全球平均值。若觀察周邊地區的成長預測:新加坡2.5%、韓國3.0%、香港3.5%,IMF對台灣的預測2.0%其實是敬陪末座。因此,在臺“主計總處”調高經濟成長預測時,我們其實應該抱持著相當“嚴肅”的心情才是。

 

但如果我們進一步觀察比較,那麼嚴肅的心情可能會轉為“悲涼”。在全球金融海嘯之前的10年(1999~2008年),台灣平均經濟成長率是4.6%,接近富裕經濟體(Advanced Economies)平均值(2.5%)的2倍,但IMF今年對富裕經濟體的成長預測為2.2%,竟然已經高於對台灣的預測。好些先進國家和地區的預測都令人驚艷,如加拿大3.0%、荷蘭3.1%、愛爾蘭4.1%,連過去難和台灣相提並論的美國,今年也有高於台灣的2.2%。

 

顯然,在金融海嘯之後,台灣的經濟表現已由過去遠勝先進國家和地區轉變為落後,而“朝野”似乎對這種相對落後的動態變化懵懂無知,甚至為調高成長預測而沾沾自喜,臺當局和民間都沉溺在這種“小確幸”中,令人打從心底發毛。

 

當然,台灣近年來經濟成長減緩的主因:

 

一是金融海嘯之後,全球新保護主義興起,貿易成長遲滯而讓台灣成長失卻動能。二是台灣內需成長減緩,過去動輒5%的消費增長已經成為過去,而這應是出口減緩下民間消費的自然反應。三是投資佔總生産的比例不振,近年平均減少了5%左右。除了土地和勞工成本偏高,也應是在大陸和東南亞“夾殺”之下,看不到台灣經濟前景,加上台灣遲遲未能簽署自由貿易協議,轉而向境外投資所致。

 

但無論如何,台灣不僅未能維持金融海嘯前相對較高的成長,連維持2%的低度成長都深感吃力,甚至為能夠“保二”而雀躍不已,難道不令人感到悲涼嗎?

 

誠然,經濟成長不是一個經濟體追求的唯一目標,因為許多精神生活的滿足無法用所得獲得,且經濟成長也常帶來生活扭曲的副效果。然而,台灣仍屬全球“新富”成員,許多非物質目標還是要靠資源投入才能獲得滿足,沒有條件和其他老牌“富裕俱樂部”成員一般,講究幸福快樂而不計較成長,因此經濟成長率高低仍該予以高度重視才是。

 

無論如何,在相對滿意的成長表現下,還是存在著幾個隱憂:

 

一是出口型態未能改變,産品集中在高科技半導體、電子零件和機械等,地區則集中于大陸、東盟和美、日;二是和台灣具有貿易競爭的各國家和地區紛紛簽署自由貿易協議,享有免關稅和貿易便捷化;三是島內正進行年金改革,已對消費産生抑制的影響,未來條例正式生效後將會更加顯著。

 

為了扭轉上述風險,臺當局施政有幾個需要改變的方向:

 

一是要強化産業發展多元化,這需要調整投注資源到傳統産業和服務業;二是要施加更大的貿易推廣力道到“新南向”以外的歐洲、拉美和非洲等地,特別是成長快速的新興市場;三是要處理好兩岸關係,讓台灣得以儘速和重要的貿易夥伴簽署自由貿易協議,特別是16個成員佔台灣出口過半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議”(RCEP)。

 

這每一項都不容易,但若無法有效突破,則台灣經濟大概也只能用“前途無亮”來形容了。(本文原載于台灣《中國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