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方儒:你還愛看臺劇嗎?
高人氣戲劇《花甲男孩轉大人》將拍電影版《花甲大人轉男孩》
導演瞿友寧(後左6)與主要演員盧廣仲(前右4)、蔡振南(2排右4)、龍劭華(後左4)、嚴正嵐(前左4)、江宜蓉(前右2)等人4日在台北出席見面會,和粉絲致意。
圖片來源:“中央社”
最近向時報出版董事長趙政岷,請教新書發行事宜。聊到去年全年的書市慘況,我直問出版業是否守得住150億(新台幣,下同)産值大關,他雖然沒有立馬估計出來,但也確實對未來2到3年的書市,表示不樂觀。
書市360億産值“被腰斬”,不過就是短短幾年內發生的事情!在行動網絡時代,需要“特定時間與空間”才能閱讀的紙本書,確實被手機打敗了。
我創立台灣第一家原生移動媒體KNOWING,接連出了幾本書,包括即將出版24位植劇場新秀演員心路歷程的《就想演戲》一書,都被網絡圈的朋友戲謔稱説:“這年頭誰還會買書?”
確實是走了回頭路,但這也證明KNOWING的內容産出,是比一般在線文章更有價值的,台灣又有多少網站有足夠的知識含金量,能夠集結成冊推出紙本産品?甚至找得到用戶與粉絲,願意上flyingV平臺,預購珍藏的呢?
在線內容呈現的方式,台灣確實有很多的探討與嘗試,但對出版業與媒體業來説,能夠推出更多的 “産品”,顯然才是能夠賺到真金白銀的唯一套路。《就想演戲》紙本書值得放在書櫃上收藏,又或者像是電子書領導品牌Readmoo推出“moonink”閱讀器,你我如何能夠在資源與資金都貧乏的前提下,從在線到線下,從軟體到硬體,推出更具整合力與想像力的産品,讓消費者願意買單,這才是最大的挑戰。
很多朋友問我,植劇場有很多早已成名的演員參與,為什麼不以他們為本書的主角?我只回了一句話説:年輕人更有未來!
在歐美日韓,乃至於急起直追的大陸,影視娛樂業的産業鏈愈趨完整,對演藝事業有興趣的年輕人,能夠得到多元的培訓課程,“出道”的人生目標,不再遙不可及。反觀台灣,縱使許多高中、大學設有演藝科系,但往往缺乏實戰、計劃性的訓練模式,對演戲有興趣的年輕人,難以發表作品,走不進最真實的表演場域。
更嚴重的是,台灣培養好的優秀演員,如今全都跨海到大陸去拍戲了!不論是早期的吳奇隆與蘇有朋,近期的彭于晏與趙又廷,全都在大陸掙得一片廣闊天空。相較于大陸戲劇的高額片酬,臺劇如今陷入小格局、小成本、小製作的“三小”窘境,大牌演員們自然遠走高飛,回不了頭。
“大家可能已經發現我們的戲劇在惡性循環,好像都沒有進步,市場越來越萎縮,老闆也越來越小心,結果就是不會賺錢的戲就不太可能拍!”植劇場總監製王小棣對我説,大環境越來越糟,年輕演員是第一個遭殃的,他們越來越難出頭天。
從啟動素人海選,王小棣在短短1年多時間內,順利培育出24位“小Q演員”,接連參與這8齣戲的演出,更在第52屆金鐘獎奪得佳績!新生代演員精彩的演技表現,不僅讓觀眾與粉絲們大飽眼福,更緊密串起影視圈的世代連結。《花甲大人轉男孩》即將登上農曆年檔期,在去年賀歲本土片全數慘敗的前提下,更值得粉絲們用腳投票。
這是我的出版初衷,雖然年輕演員沒有社會普遍知名度,粉絲數也少得可憐,以他們為主題,出書肯定是虧損的!更可惜的是,在植劇場第一季結束後,24位小Q演員經紀約四散,我非常期待有更多優質經紀公司,長期扶植他們成長。(作者 楊方儒 為KNOWING新聞創辦人暨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