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涉臺公共政策體系,意義深遠

編輯:白宇坤|2018-03-03 11:11:46|來源:海外網

建立涉臺公共政策體系,意義深遠

 

新年伊始,國臺辦聯合國家發改委等31個部委辦,大力度推出31條惠臺措施。從投資、金融、産業、就業、文化、科技、傳播、社團和社會治理等綜合政策領域,全力落實十九大報告提出的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要求。這是中央深化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的里程碑式的政策體系。

 

由於這個政策體系的政策受眾為台灣居民,政策目標為促進對臺交流合作與融合發展,政策本身將促進台灣居民享有與大陸居民同等的經濟社會待遇,而且政策本身由多個公權力部門公開發佈,具有公共性、綜合性、系統性和針對性,涉及國家發展與國家統一的公共利益,因此可以稱之為“涉臺公共政策體系”。涉臺公共政策體系主要是在經濟社會文化層面推進,一國兩制則是政治層面的官方安排。涉臺公共政策體系是在“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戰略指針下,以大陸為主場的融合發展的政策保障,是具有中國特色、兩岸特點的國家統一道路的關鍵階段。

 

涉臺公共政策體系是中央深化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繼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關鍵步驟,是有力有效逐步推動國家統一的政策工具箱。涉臺公共政策體系雖然是一個嶄新的概念,但是其中不少具體政策近年來早已在國臺辦的規劃和協調下得以全國實行,不少地方省市政府如福建、江蘇、上海等也在地方立法權和自身的政府職能範圍內推出了很多促進臺企和臺胞享有大陸同等待遇的政策。筆者近幾個月在廈門、福州等地的調研也發現了很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涉臺政策措施創新亮點。本次一次性系統推出的31條惠臺政策,由於其系統性、綜合性、針對性和大力度,具有強大的政策影響力和社會衝擊力,可以説是涉臺公共政策體系的成型,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這個涉臺公共政策體系是具有中國特色、兩岸特點的促進國家統一的路徑。東、西德的統一是在外力因素影響下先政治統一再內部融合,歐盟的建立是國與國之間的協商、整合與“超國家”制度建設。而在中國,在中共中央集中統一領導下規劃的這個涉臺公共政策體系,實質上是把國家統一之後將推動的融合式公共政策,戰略性地提前到國家統一之前來實施。這是在中美競合關係複雜化、兩岸分離長期化、台灣民眾認同混亂化的複雜形勢下,以大陸全面崛起的強大綜合實力為依託,以廣闊的經濟社會發展空間為平臺,以“兩岸一家親”和“共圓中國夢”為情感紐帶,以大陸發展舞臺為融合發展的主場所推行的戰略舉措。

 

涉臺公共政策體系包括對台灣地區居民開放53種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考試目錄和81種技能人員職業資格考試目錄,其中涉及製造業、服務業、農業的企事業職業資格,將具有深遠的政策影響。2014年台灣爆發的太陽花學運以抵制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為主要訴求,阻礙了兩岸服務業的交流合作,衝擊了台灣的經濟發展能力,但是這輪涉臺公共政策體系所開放的這134種職業資格考試,為有一技之長的台灣民眾赴大陸發展打開了方便之門。台灣內部高度競爭的服務業人才和能量有望得到釋放。可以預見,當年參與“太陽花學運”的很多人也將不得不通過這個體系渠道到大陸來就業發展。同時,這是大陸單方面對臺開放的就業機會,不存在衝擊台灣就業崗位與就業資源的問題,乃是具有針對性的系統的對臺政策。

 

涉臺公共政策體系的結構,一方麵包括中央政府層面的各個職能部委辦局的政策協調與推動,這是橫向的政策體系結構;另一方麵包括中央-地方層級關係結構下地方和基層政策的政策配套與執行,這是縱向的政策體系結構。政策創新的生命力在於落實,只要在橫向和縱向層面上的對接、銜接、協調與配合上能夠做好,涉臺公共政策體系的積極實施和正面效果才能充分地發揮出來。

 

涉臺公共政策體系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深化階段的政策保障,是戰略性的對臺政策創新,也是大陸崛起以後加大對臺經濟社會影響與輻射的標誌。有助於將台灣經濟社會要素融入大陸,大陸影響力深入台灣人心,對“台獨”勢力和狹隘的台灣主體性思維形成有力的制約。同時使兩岸民意相互親近,催生具有兩岸命運共同體感受的大規模社會群體,營造“兩岸一家親”的良好氛圍,推進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和共同發展,並在此基礎上逐步推進國家統一進程。

 

同時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涉臺公共政策屬於經濟社會發展層面,未必能在短期內改變個人早已養成的政治理念和國家認同。我們在通過構建涉臺公共政策體系大力推進“反獨”、促統的同時,還必須在國家發展、國家治理、民主法治等制度建設上和話語論述上下更大的功夫,繼續“辦好自己的事情”,讓不管有無受惠于涉臺公共政策的台灣民眾,不管在陸還是在臺,都能自願認同祖國發展的成功道路和優秀模式,産生身為中華民族和中國人一份子的自豪感。

 

(鄭振清,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台灣研究院副教授,海外網特約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