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團開放日“自貿”“對臺”成高頻詞

編輯:左妍冰|2018-03-07 09:27:25|來源:中新社

6日下午,北京人民大會堂福建廳,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福建代表團全體會議向境內外記者開放。在這場團組會議上,無論是代表審議政府工作報告發言,還是在媒體答問環節,“對臺”“自貿”都成為高頻詞。

 

下午3時,在全國人大代表、中共福建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于偉國的提議下,代表們鼓掌向媒體記者表示歡迎。

 

福建團開放日“自貿”“對臺”成高頻詞

 

3月6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福建省代表團在北京舉行全體會議,審議政府工作報告。圖為全國人大代表、福建省委書記于偉國(右)與全國人大代表、福建省長唐登傑出席會議。 中新社記者 韓海丹 攝

 

十九大報告提出探索建設自由貿易港,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也寫入相關表述。全國人大代表、福建師範大學經濟學院院長、福建自貿試驗區綜合研究院院長黃茂興教授發言説,從自貿區推進到自由貿易港,需要進一步解放思想、迎難而上、統籌推進。

 

他提出四點建議:國家積極支持福建申請建設自由貿易港;加快提出中國自由貿易港建設的頂層佈局方案;注重完善自由貿易港發展功能的持續優化管理;推動形成自由貿易港協同合作的戰略格局。

 

在記者提問環節,來自阿聯酋迪拜的中阿衛視記者關注福建自貿試驗區的建設。全國人大代表、福建省地方稅務局局長趙靜介紹説,福建自貿試驗區掛牌近3年,建立了新型商事服務體系、投資服務體系、貿易便利化服務體系、事中事後監管制度,也形成了對臺先行先試、促進兩岸融合發展的制度創新體系。

 

“福建具有沿海近臺的優勢,與其他自貿區相比,對臺是福建自貿試驗區的最大特色。”她説。

 

“對臺”是會上代表發言、媒體聚焦的另一個高頻詞。

 

于偉國在回答記者有關鄉村振興的提問時指出,福建發展特色現代農業,加快鄉村振興步伐,要抓閩臺農業合作。

 

福建現有6個國家級台灣農民創業園,吸引眾多臺農臺商前來投資創業。于偉國表示,閩臺農業合作開展早、規模大,未來前景更加廣闊;日前大陸推出的惠臺31條措施,將進一步壯大閩臺乃至兩岸包括農業在內的交流合作。

 

廈門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陳紫萱、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主任林文耀、廈門市長莊稼漢等3位全國人大代表,也分別就閩臺融合發展、自貿區建設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在“自貿區先行先試、營造良好營商環境”的同時,莊稼漢提出,廈門要著力打造兩岸經貿合作最緊密的區域、兩岸交流交往最活躍的平臺、兩岸直接往來最便捷的通道、兩岸同胞融合最溫馨的家園。

 

林文耀表示,進入新時代,平潭對臺融合發展要有新作為,深入踐行“兩岸一家親”理念,落實好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31條措施,打造“兩岸一家親”融合發展示範區。

 

會上,全國人大代表、福建省省長唐登傑等多名代表,也回答了台灣《聯合報》、香港《商報》等7家境內外媒體的提問,話題涉及鄉村振興、營商環境優化、“金磚”效應等。(中新社北京3月6日電  記者 羅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