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島核事故7週年——難以抹去的陰影

編輯:母曼曄|2018-03-12 10:03:23|來源:新華網

15895人遇難、2539人失蹤、73349人依然避難,257噸核燃料堆芯熔化、約100萬噸污染水仍難以處理,這就是日本福島核電站事故留下的相關數據。日本“3·11大地震”過去7週年,災區復興雖取得一些進展,但核事故陰影依然難以抹去。福島縣知事內堀雅雄説:那一天徹底改變了福島的命運!

 

2011年3月11日,大地震及其引發的海嘯重創日本東北部地區,受災最重的是福島、宮城和岩手三縣,地震和海嘯直接導致福島縣1614人遇難,宮城縣有9540人遇難。核事故給福島帶來了更深傷害,讓原本物産豐饒、環境優美之地變得令人生畏,至今依然有大片土地被劃為“禁區”。福島縣總人口比災難前減少了約14.8萬人,僅福島一縣至今仍有近5萬人過著避難生活。

 

雖然福島縣需要避難的“禁區”不斷縮小,從2011年的1600多平方公里縮小到目前約370平方公里(佔全縣面積2.7%),但在新近解除避難指示的區域,原居民願意返鄉的寥寥無幾。飯館村在核事故後常常見諸報端,當地居民返鄉率僅有約十分之一。福島第一核電站以南的富岡町居民返鄉率不足5%。

 

願意返鄉的居民以老年人為主,很多年輕人特別是帶著孩子的家庭已在他鄉立足,不願返回仍在核事故陰影下的故鄉。很多當地居民對日本政府解除“禁區”的依據(年輻射量低於20毫希沃特)不能接受。

 

2017年初,記者曾前往福島第一核電站採訪,核電站附近城鎮和鄉村早已成為“禁區”,只有一條國道公路可穿越,那裏滿目荒蕪破敗,一片沉寂中只有核輻射檢測儀的報警音提醒著“看不見”的危險。

 

從距福島第一核電站大約20公里處開始,就能不時看到大量黑色垃圾袋堆積于道旁田地,這是除污染作業後堆積起來的核污染土。據日本環境省統計,截至2017年初,污染土等廢棄物總量已超過1500萬立方米。雖然有關方面已在福島第一核電站附近規劃了一個可容納2200萬立方米廢棄物的過渡性貯藏地,逐漸將分散于各處的廢棄物集中保存,但最終如何處理核污染廢棄物依然沒有眉目。

 

福島縣知事內堀雅雄説,2011年福島經歷了地震、海嘯和核事故等多重災害,不僅在日本,在世界上也史無前例。那一天徹底改變了福島的命運和歷史。福島縣還在經受痛苦,核事故帶來的多重災害不是過去時,而是現在進行時。

 

內堀雅雄也強調,目前福島縣受核事故影響的區域正在減小。到本月底,除了難以返回區域外,全縣清除地表核污染物質的工作將全部完成;福島縣主要城鎮的空間輻射水準降低到與國際主要城市同等水準;全縣外國遊客數量超過了地震前水準。

 

對於福島第一核電站的處理,福島縣政府沒有主動權,由日本政府和東京電力公司主導。日本政府和東電公司制定的目標是在核事故後的30年到40年完成反應堆報廢工作。然而福島第一核電站報廢所面臨的堆芯熔化核殘渣如何取出、上百萬噸污水如何處置等問題依然十分艱巨。

 

受地震和海嘯影響,福島第一核電站1至3號機組發生堆芯熔化事故,反應堆壓力容器中失去冷卻的核燃料棒在高溫下熔毀,掉落到安全殼底部等地方形成核殘渣。有關數據顯示,在核事故中共有257噸核燃料發生堆芯熔化,熔化後的燃料棒和壓力容器內的其他金屬物質混合起來,總重達到880噸,如何取出這些超高輻射核殘渣成為最大難題。

 

福島第一核電站廢堆負責人增田尚宏介紹,目前約有5000人在輻射非常高的1至3號機組附近作業,相關工作人員需最高程度防護裝備。東電公司利用機器人等對1至3號機組安全殼內部進行了探測拍攝,初步掌握了核殘渣分佈情況,將用於今後制定核殘渣取出方案。

 

增田尚宏説,目前1至3號機組乏燃料池中還分別有392、615和566根乏燃料棒。根據廢堆中長期路線圖,將於今年年中開始取出3號機組乏燃料池中的乏燃料棒,目前已在3號機組上方安裝頂篷,用於取出燃料棒時防止核物質飛散。1號和2號機組乏燃料池中的燃料棒取出作業將於2023年開始實施。

 

增田尚宏説,日本政府和東電公司將於2019年制定取出1號機組內核殘渣的方案,並計劃于2021年內,即福島核事故發生10年後開始取出堆芯熔化的核殘渣。預計徹底完成反應堆報廢工作需要30至40年時間,即到2041年至2051年才有可能徹底完成。

 

除了最為棘手的核燃料棒及核殘渣清理工作外,核污水也是一大難題。在福島第一核電站院內林立著上千個巨型污水儲水罐,核污水總量約100萬噸。現在每天增加的核污水量雖然從2年前的400噸減少到約100噸,但由於核污水中的放射性物質氚難以被凈化,東電公司不得不持續新增儲水罐保管核污水,計劃到2020年將儲水罐容量增加到137萬噸。

 

東電公司董事長川村隆曾表示考慮將核污水排入大海,但遭到當地漁民等反對。國際社會也非常關注日本政府的污水處置方案,日本政府和東電公司等正為此冥思苦想。

 

(新華社東京電 記者華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