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言:為有源頭活水來

編輯:左妍冰|2018-04-02 10:36:47|來源:新華社

宣言

 

2018年3月17日,中國北京,人民大會堂,中國人民當家作主、議決國是的最高殿堂,掌聲雷動,十三屆全國人大第一次會議2900多名代表肩負著13億多人民的重托,莊嚴投下神聖一票,表決通過《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3月21日,中國共産黨第十九屆三中全會通過的《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甫一公佈,即刻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焦點、話題的熱點,網上網下好評如潮、點讚無數。

 

生機勃發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億萬中國人民的事業。“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在改革開放第40個年頭,當代中國打響了具有深遠歷史意義的改革攻堅戰,夯基固壩、疏渠引流,充分調動人民積極性創造性,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産力,為實現人民對偉大夢想的追求、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注入強勁動力,釋放源頭活水。

 

(一)

 

上善若水。奔流不息的黃浦江,碧波盪漾的嘉興南湖,中國共産黨從這裡啟航。正是高揚著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理想風帆,“喚起工農千百萬,同心幹”,28年浴血奮戰,28年歲月崢嶸,推翻了壓在人民頭上的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徹底終結了億萬勞苦大眾受壓迫、被剝削的舊制度。正是憑著為人民打破一個舊世界、建設一個新世界的豪情壯志,領導人民進行了人類政治文明史上的偉大創造,古老的華夏大地誕生了新的國體——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勞動人民行使國家權力有了新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會……開闢了中國人民當家作主的歷史新紀元。

 

“獨有豪情,天際懸明月,風雷磅薄。”在這片嶄新的天地,億萬中國人因為能夠成為這片大地的主人而揚眉吐氣,能夠為自己的家園勞作而意氣風發。一窮二白何所懼,戰天鬥地寫春秋。無數勞動者揮灑著汗水,也燃燒著激情,無數建設者不懼任何困難而拼搏向前。孟泰、王國藩、王進喜、趙夢桃、鄧稼先……一串串響亮的名字,閃耀的是一代人的豪情。一汽、北大荒、大慶、紅旗渠、兩彈一星……一個個光輝的坐標,凝結的是一代人的奮鬥。前所未有的優越制度釋放出前所未有的驚天偉力,曾經滿目瘡痍的中國大地,換了人間,曾經積貧積弱的中華民族,盡展新顏。

 

制度唯堅持發展,方彰其生命;探索唯艱難困苦,方玉汝其成。任何一個政治制度的完善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新生的社會主義中國在前無古人的道路上堅定前行,有創造的收穫,有開拓的艱辛,但始終不渝的是——讓人民在追求美好生活中真正成為社會進步的主體力量。

 

1978年冬天,華夏神州春雷滾動。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果斷作出了黨和國家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的戰略抉擇。中國共産黨人為了讓國家擺脫貧窮落後,讓人民生活小康,打破思想禁錮,破除不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體制機制藩籬,開啟了新的革命偉大征程。改革也是革命,是決定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為解放和發展生産力,大刀闊斧調整生産關係,完善上層建築特別是政治制度,生産力和生産關係、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矛盾運動、改革發展,同向發力、相得益彰。

 

30多年間,民主集中制更加健全,黨和國家政治生活不斷規範,國家公務員制度、基層群眾自治制度、權力運行監督機制,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的制度機制……一個個利於長遠的制度,一項項匡正固本的舉措,讓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具有了更加鮮明的中國特色、時代特色,人民的根本利益得到有效維護,人民當家作主的實現形式更加完善。30多年間,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步步深入,從解決機構臃腫到轉變職能,從理順關係到提高效率,機構職能體系實現了從適應計劃經濟向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大轉變,黨和國家活力大大激發,全社會活力不斷釋放。

 

在春水綠如藍的季節裏,每一個中國人的勤勞和奮鬥,如涓涓細流,鮮活、歡躍而頑強,匯聚成奔騰向前、氣勢宏大的歷史之河、時代潮流。

 

(二)

 

人類社會發展的腳步走進21世紀第二個十年。

 

看中國,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成立60週年慶祝大會上莊嚴宣示,“人民民主是中國共産黨始終高舉的旗幟。在前進道路上,我們要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繼續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發展社會主義政治文明。”鏗鏘有力,堅定豪邁。

 

看世界,同樣是這一年,曾經斷言歷史終結于資本主義的弗朗西斯·福山,出版了新著《政治秩序與政治衰敗》,書中所述與二十幾年前的調門截然不同,發出了西式民主正在走向衰落的哀嘆。對比這無奈的“低調”,對比一些國家日益陷入為形式上的民主、為利益而民主難以自拔的困境,中國共産黨和中國人民滿懷自信,堅定推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書寫著人民民主的新時代華章。

 

回望黨的十八大以來砥礪前行的5年,“人民”二字深深印刻在中國政治發展進步的壯麗征程上——

 

人民意志得到更集中體現。堅持黨的領導、不斷完善黨的領導體制機制,這既是中國共産黨對歷史、對民族的擔當,也是億萬人民對幸福、對安寧的期望。這5年,中國共産黨堅持刀刃向內,全面從嚴治黨,實現了黨的革命性鍛造,全黨上下政治上、思想上、組織上、作風上更加忠實代表人民的意志。這5年,黨中央加強對事關人民根本利益重大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先後在全面深化改革、國家安全、網絡安全和信息化、軍民融合發展等方面設立專門機構,統一體現、高效貫徹人民的意志。翻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的工作賬本,38次會議,1500多項改革舉措,次次承擔著人民的託付,項項凝結著人民的期望,真正做到了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應。

 

人民權力得到更充分保障。民者國之本,國者民之器。國家一切權力屬於人民,人民依法實行民主選舉、民主協商、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這5年,人民代表大會制度與時俱進、不斷完善,立法主導作用進一步強化,憲法法律實施和監督制度更加健全,有力保證了人民通過人民代表大會行使國家權力。這5年,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中一線工人、農民、知識分子代表越來越多,縣鄉基層人大作用日益提升,人大代表聯繫群眾、履職盡責更加自覺,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權力更加有效。看看各級機關政務微博賬號從不足6萬到近18萬的增長數量,紀檢部門開發的手機隨手拍、微信一鍵通等網絡平臺……人民行使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更直接、更便捷、更見成效。

 

人民智慧得到更廣泛匯聚。“以天下之目視,則無不見也;以天下之耳聽,則無不聞也;以天下之心慮,則無不知也。”有事好商量,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諦。這5年,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廣泛、多層、制度化發展,政黨協商、人大協商、政府協商、政協協商、人民團體協商、基層協商以及社會組織協商蓬勃開展,人民政協專門協商機構作用得到更好發揮,集民情、匯民意、聚民智。這5年,協商於民、協商為民轉化為基層生動實踐,民主懇談會、民情通報會、社區議事會、村民決策聽證會……協商形式豐富多樣,人民參與政治生活的渠道大為拓展。盤點全國政協76次雙週協商,防治大氣污染、大學生創業就業、辦好學前教育、精準扶貧脫貧……都是社會關注、人民關心的議題,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實際工作部門負責人、專家學者坦誠溝通、暢所欲言,思想在這裡交流、共識在這裡凝聚、同心圓在這裡繪就。

 

人民利益得到更有力維護。“利民之事,絲發必興;厲民之事,毫末必去。”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是出發點、落腳點,也是著力點。這5年,全面依法治國深入推進,《民法總則》這個百姓權利的宣言書鄭重面世,《環境保護法》《食品安全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一大批關係群眾切身利益的法律法規制定修訂出臺。這5年,司法體制改革大力度推進,司法責任制得以確立,法官檢察官員額制全面推開,最高法院6個巡迴法庭開庭審案,一批群眾反映強烈的冤案錯案得到昭雪,司法公正的陽光照耀每個人的心田。丈量“放管服”改革堅定而急促的步幅,國務院部門行政審批事項削減44%,非行政許可審批徹底終結,中央政府層面核準的企業投資項目減少90%……權力“瘦身”、職能“健身”,市場作用、社會活力明顯提升,人民群眾幹事創業熱情迸發。

 

人間正道是滄桑。今日之中國,生機勃發、更加完善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真正讓人民站在國家舞臺的中央,演繹出歷史性成就與歷史性變革的壯麗史詩,把民族復興的大劇推向高潮。

 

(三)

 

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中國共産黨成立97年,全國執政69年,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40年,對共産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更加深刻,對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把握更加準確,對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成熟定型更加自覺。

 

又是一個東風送暖、萬物生長的春天。一場凝結著人民希望、民族夢想的黨和國家機構改革,帷幕已經拉開,全面深化改革進入新階段。打基礎、立支柱、定架構,聚人民創造偉力,固人民韆鞦基業。這場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深刻變革,以鮮明的人民立場、深沉的為民情懷,以其系統性、整體性、重構性,必將成為新時代中國政治體制改革的重大標誌,成為煥發社會主義中國活力創造力的強大引擎。

 

聚浩蕩而擊中流。以加強黨對各領域各方面工作領導為首要任務,健全黨對重大工作的領導體制機制,強化黨的組織在同級組織中的領導地位,更好發揮黨的職能部門作用,統籌設置黨政機構,推進黨的紀律檢查體制和國家監察體制改革……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是這次改革的統領詞、核心詞。中國共産黨初心是為人民、使命是為人民、宗旨是為人民,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特徵和最大制度優勢。完善堅持黨的全面領導的制度安排,加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人民意志、百姓意願在國家治理中就能夠集中體現,人民利益、百姓福祉在國家發展中就有了根本保障。

 

集百川而惠蒼生。聚焦人民群眾所思所想所盼,加強統的層次和力度,統分結合、主次分明,由“多頭分散”整合為“一頭抓總”,讓應當集中的更集中、需要綜合的更綜合,強化黨和國家機構在教育文化、衛生健康、醫療保障、生態環保、應急管理、退役軍人服務、移民管理服務等領域的職能,統籌配置行政處罰職能和執法資源……發揮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整合優化機構職能體系,是這次改革的著眼點、著力點。適應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堅持優化協同高效,從頂層設計上積聚和整合各種政治資源、行政資源,全面回應了人民對物質、文化、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的新要求。

 

興甘霖而潤萬物。大幅調整宏觀管理部門和市場監管部門,減少微觀管理事務和具體審批事項,國務院正部級機構減少8個、副部級機構減少7個,大力推進政社分開、政事分開、管辦分離,構建簡約高效的基層管理體制,實現重心下移、力量下沉、資源下投……最大限度減少政府對市場資源的直接配置和對市場活動的直接干預,實現資源配置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優化,是這次改革的重要任務和要求。理念一變天地寬,發揮市場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不回避權力和利益調整,由做“加法”到做“減法”,由“管的多”到“管得好”,為高品質發展營造制度環境,為釋放社會活力打開更大空間。

 

固堤壩而安黎民。以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導向,以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範、運行高效的黨和國家機構職能體系為目標,全面規劃建設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黨的領導體系,職責明確、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體系,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武裝力量體系,聯繫廣泛、服務群眾的群團工作體系……立足當前、放眼長遠,聚焦今後3年、著眼未來30年,是這次改革的站位所在、格局所在。立足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構建固根本、利長遠的組織架構,作出具有前瞻性、戰略性的體制安排,為黨和國家興旺發達、長治久安奠定制度基礎,為人民根本利益、幸福生活提供堅實保障。

 

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人民,唯有人民,才是創造歷史的決定性力量。根在人民,源在百姓。只有為了人民的改革,才能如此大氣磅薄;只有依靠人民的改革,才能如此一往無前。

 

(四)

 

“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波瀾壯闊的中華民族發展史是中國人民書寫的!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是中國人民創造的!歷久彌新的中華民族精神是中國人民培育的!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是中國人民奮鬥出來的!”在新時代中國共産黨人的心中,在社會主義中國的廣袤大地上,中國人民始終是價值的起點、實踐的主體、創造歷史的動力源泉。

 

人類實踐滾滾向前,任何社會制度都必須隨著實踐的發展而發展。170多年前,馬克思在致巴·瓦·安年柯夫的信中寫道:“人們在發展其生産力時,即在生活時,也發展著一定的相互關係;這些關係的性質必然隨著這些生産力的改變和發展而改變。”這深刻揭示了人類社會制度變遷的普遍規律:生産力決定生産關係,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

 

只有社會主義能夠救中國,只有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社會主義政治制度在中國的發展,經歷了60多個春夏秋冬,幾經風吹雨打,在螺旋式上升中進步,變化的是:不斷與經濟基礎相適應,日益健全、日益完善;不變的是:保障人民當家作主、增強黨和國家活力、調動人民積極性,一以貫之的主線清晰而鮮活。

 

2018年的春天,中國改革再出發。歷史將銘記這個新的改革春天,為國家繁榮昌盛,為人民美好生活,為民族偉大復興,注入的源頭活水、帶來的無窮力量、催生的無限希望。新華社北京4月1日電  為有源頭活水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