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區政府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劉怡翔:香港金融多點發力助推國家戰略實現雙贏
2018年,香港金融市場一系列改革措施吸引了全球目光。香港特區政府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劉怡翔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2018年,香港將在上市改革、基金稅收、金融科技、互聯互通等方面加大力度,該局將協調監管機構和政策統籌工作,把握“一帶一路”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機遇,服務國家戰略,鞏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
改革:多種措施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4月30日,香港交易所修訂後的主板上市規則正式生效並開始接受新經濟公司的上市申請,香港資本市場將以更加開放的懷抱迎接創新型公司上市。
劉怡翔表示,隨著香港上市制度改革和互聯互通的深入發展,內地新經濟企業來香港上市更加便利,也有可能納入恒生指數成份股,增加投資機會。
據劉怡翔介紹,香港金融管理局將於今年9月推出快速支付系統,全面連接銀行和儲值支付工具營運商,提供全天候的實時支付平臺。金管局也已就檢討及修訂虛擬銀行指引諮詢銀行業,以爭取在今年內發出相關牌照。
他表示,很多全球知名的金融機構在香港建立金融科技孵化器、研究所、人工智能和區塊鏈加速器,將香港作為金融科技的研發中心。此外,香港在金融網絡安全領域和不同地區的央行也加大了合作。
特區政府今年還加大了資産及財富管理稅收優惠安排。香港是亞洲最大的資産管理中心,截至2016年底,香港的基金管理業務合計資産總值達18.3萬億港元。
互聯互通:交易和監管合作穩步推進
過去數年,兩地金融市場互聯互通的措施相繼推出,例如“滬港通”“深港通”“債券通”、內地與香港基金互認安排等。這些措施都加強了香港作為境外投資者進入內地金融市場首選門戶的地位。
2018年5月1日起,“滬深港通”每日額度擴大4倍。劉怡翔説,隨著6月A股即將被納入明晟指數(MSCI),這會帶來跟蹤指數的海外資金,對“滬港通”和“深港通”的需求規模會增加,每日額度增加到4倍以後,將會促進北向交易。
針對今年互聯互通的新措施,劉怡翔介紹説,2018年第三季度“滬深港通”的北向交易將推出投資者識別碼制度,方便與內地監管機構合作進行風險監管;目前“債券通”只開通了“北向通”,香港和內地金融監管機構正研究怎樣開通“南向通”,也在探討交易所買賣基金(ETF)如何實現雙通;隨著A股加入MSCI指數,香港作為離岸人民幣中心,在市場方面也在研究如何滿足國際投資者對A股風險管理對衝工具的需求。
“我們會繼續與業界和內地相關部委探討擴大跨境人民幣資金雙向流通的渠道,以鞏固及提升香港作為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的地位。”劉怡翔説。
合作:發揮香港所長共拓“一帶一路”和大灣區機遇
劉怡翔認為,香港可發揮“一帶一路”融資中心的作用。為鼓勵更多內地、亞洲地區以至“一帶一路”沿線的投資者及集資者參與香港債券市場,特區政府計劃推出一系列措施,從吸引企業來港發債、促進投資者參與以及擴大投資平臺三方面,增強香港債券市場的競爭力。
據介紹,措施中包括推出為期三年的債券資助先導計劃,修訂合資格債務票據計劃,並於今明兩年繼續發行銀色債券,以及容許證券商加入認購銀色債券行列,以增加銷售渠道。
在股票融資方面,劉怡翔介紹,2017年香港證監會曾針對“一帶一路”基建工程項目赴港上市發出聲明,鼓勵其來港上市融資。
他説,香港和內地企業還可以“拼船出海”,優勢互補。香港聚集了大量國際頂尖的金融、會計、法律、基建工程與設計等領域的專業機構和人才,兼具跨文化融合優勢和國際通行規則優勢。香港在地鐵與機場營運、項目管理和投資開發等傳統優勢領域,可與內地加大合作。
此外,劉怡翔表示,借大灣區建設的契機,特區政府會積極研究和爭取落實便利大灣區內資金流通及金融市場融通的措施,包括拓展跨境金融服務及放寬準入門檻等,以促進兩地金融發展。(新華社香港電 記者 李濱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