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軍不會為“獨”而戰是民進黨揮之不去的心結
台灣地區防務部門負責人嚴德發5月7日在接受質詢時稱,臺軍“當然不會為‘台獨’而戰”,爾後又加上一句,“臺軍忠於‘國家’,也忠於人民,而且始終如一。”重點在前一句,後面那句多為表“忠心”和應付官場杯葛。臺軍具有深厚的中華傳統意識和“一個中國”理念,作為有藍營背景且長期從戎的軍方高層,嚴德發的回答當屬正常,也表明瞭民進黨當局難從根子上斷絕臺軍“反台獨”的傳統。
台灣軍隊源於從大陸敗退的國民黨軍,長期接受“黨國教育”,雖然“反共”,但也站在“反台獨”的第一線。臺軍營根深蒂固的“反獨”意識,成為了“台獨”勢力揮之不去的心結。李登輝執政期間,著手推行軍隊“國家化”,要求官兵效忠“憲法”和“總統”,規定軍人不干預島內政治,刻意沖淡軍隊的“反台獨”理念,但由於軍中強大的反彈力,收效並不大。即使在1996年臺海危機後之久,時任臺防務事務主管部門副負責人王文燮在接受質詢時仍然回答:臺軍絕不支持分裂“國土”。之後的負責人蔣仲苓也表示臺軍絕不效忠主張“台獨”的領導人。
陳水扁上臺後加強對臺軍的“綠化”,希望通過幾年的努力,使臺軍“即使不支持、至少也不會反對‘台獨’”。為此,其要求各部隊全面清理更換與統一、中國及反對“台獨”相關的標語、圖片和口號,重用提拔親綠的將領,對臺軍的價值觀念、軍心士氣造成很大衝擊。馬英九執政後,堅持“九二共識”,部分恢復了“反台獨”和中華傳統教育,“台獨”思想蔓延得到一定遏制,臺軍也實際上成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直接受益者。蔡英文上臺以來,頑固堅持“台獨”立場,拒不承認“九二共識”,推行“親美拉日遠中”政策,兩岸關係陷入僵局。為全面掌控軍隊、鞏固“三軍統帥”地位,蔡英文利用各種機會視察部隊,不斷重申她是“臺軍最大靠山”,向臺軍灌輸“台獨”理念,但在軍隊中的威望始終很低。
嚴德發雖為蔡英文所提拔,但其有著深厚的藍營背景。2013年馬英九執政時期,嚴德發創下首次非軍種司令直升防務部門副長官的紀錄,2014年改任“陸軍司令”,2015年1月再升任“參謀總長”,2016年11月退伍。
此次接受“軍隊是否會為‘台獨’而戰”質詢時,嚴乾脆利落地回應“當然不會”,其中至少蘊含這三個信息:一是嚴德發本人長期受“反台獨”教育,內心不接受“台獨”理念;二是儘管受到“綠化”衝擊,但臺軍中“反台獨”的傳統仍是主流,嚴若在這一問題上含糊其辭,將使其在軍中的威信急落直下,甚至位子不保;三是臺軍無論是高階長官還是士兵,絕大多數不願意與“台獨”混為一談,更不願為“台獨”賣命。
聯想到前段時間,由臺當局出資的基金會公佈所謂的民調稱,在全台灣39歲以下的成年人之中,有70.3%的受調者願意為(保衛)台灣而戰。該基金會還提到台灣年輕人的“天然獨”就是“反統一”。既然這樣,那是不是有許多年輕人願意加入臺軍呢?
答案是否定的。近期島內民調數據顯示,台灣18~30歲的年輕人中有82.5%不願入伍。2017年臺軍各軍官學校的最低錄取分比去年降低4-5分。陸軍官校去年預計招收330名學生,實際報到者僅197人,經歷一年的軍校生活,到大一下學期只剩下166人。
更為重要的是,隨著兩岸經濟社會的融合和大陸綜合實力的增長,臺軍官兵不願充當“台獨”的炮灰。對於島內民眾最關心的“兩岸萬一開打,臺軍可以撐多久”這個話題,歷任台灣“防長”都會被“立委”問到,長的認為可以撐一個月,短的認為只能抵抗幾天。嚴的前任馮世寬答覆質詢時強調,“能堅持超過一個星期以上。”但實際上,臺輿論多數認為“有三天”就了不起了。
現在蔡英文當局極力推動“年金改革”,大幅降低退伍軍人的薪資所得替代率,損害退伍軍人利益,令現役軍人看到了“明天自己的下場”。在“士兵虐死流浪狗”、“雄三誤射”等事件中,“軍人被羞辱到狗都不如”,台灣當局卻不聞不問,甚至落井下石,令多數官兵為之心寒。“台獨”期待臺軍官兵為之賣命,可謂是天方夜譚。
嚴德發講了一句實話,但現實中,“台獨”們正在綁架和誘引臺軍官兵為之賣命。一方面通過引入外部勢力、增加軍購來壯膽;另一方面炮製民調來塑造臺青年願意為“拒統”、為台灣甚至為“台獨”而戰的假相。
“台獨”頭目們還抱著“拉臺軍作擋箭牌”的幻想,但兩岸關係的潮流和臺軍的核心傳承,註定了臺軍官兵決不會為“台獨”而戰,這是“台獨”們揮之不去的心結,也是其無法跳脫的命定。“台獨”若鋌而走險,未來率先起來反對“台獨”甚至倒戈一擊的,恐怕會是臺軍官兵。讓時間來證明。(作者係環球戰略智庫特約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