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從“金舖旅遊”向文化旅遊轉型
低矮的藍屋在灣仔的高樓大廈間十分顯眼。
在快速推進的城市化進程中,一座歷史建築的命運將如何?拆除蓋建寫字樓、徵收開發房地産、封閉隔離保護……在寸土寸金的香港,一股改造保育歷史建築的流行風尚正悄然興起。若要了解這股風尚給香港帶來的改變,不妨將視線投放到港島北部的“小海灣”灣仔,那裏是香港最早開發的地區之一,有一座湛藍的低矮建築靜靜佇立,名字叫藍屋。
藍屋的前世今生
藍屋全名為藍屋建築群,由三座緊密相連的歷史建築組成。1978年,當時的政府想為原本土灰色的藍屋粉刷外墻,不料物料庫只剩下水務署常用的藍色油漆,只得把整座藍屋外墻漆成藍色。無心插柳柳成蔭,如今這抹湛藍已成為藍屋乃至灣仔最具代表性的標誌物。
現有的藍屋建築物始建於1920年,迄今已有近百年曆史。2009年12月,香港特區政府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的古物古跡辦事處將藍屋建築群評為一級歷史建築。這棟獨具嶺南風味的建築樓高四層,帶有露臺,層間高度達5米左右,和現在香港平均3米左右的層高相比,寬敞設計可謂十分“奢侈”。
在這風雲變幻的一個世紀中,藍屋的用途幾經更迭,從戰前僅有的英文中學“一中書院”,到為貧困兒童免費提供教育的“鏡涵義學”,再到黃飛鴻徒弟林世榮侄子林祖的洪拳武館,藍屋當仁不讓地成為灣仔華人艱辛歲月的真實寫照。
當時間邁入新世紀,年邁的藍屋站在了命運的交叉路口。修復還是重建?居民是否遷出?改造成社區中心還是旅遊景點?一系列問題等待藍屋的住戶和有關政府部門協調解決。幸運的是,藍屋的“再生”得到了特區政府的關注和支持。
2009年,藍屋入選由特區政府發展局文物保育專員辦事處舉辦的第二期“活化歷史建築夥伴計劃”。一年後,由聖雅各福群會等4家非營利機構共同提出的“We嘩藍屋”方案脫穎而出,獲得了活化保育藍屋的機會,並爭取到了約417萬港元的資金援助。
香港故事館的老城記憶
按照“We嘩藍屋”方案,藍屋迎來了一位“新住戶”——香港故事館。這個開辦在藍屋一樓的民間博物館不設門票,以開放的姿態歡迎八方來客,展示藍屋及灣仔社區的民間藝術文化,並定期舉辦街坊和公眾均可參與的“街坊飯聚”“藍屋放映會”等活動。
香港故事館負責人稱,每天藍屋都要接待上百名來自五湖四海的遊客。數據顯示,2017年下半年有2.1萬人次的旅人前來參觀。除民間博物館之外,藍屋將了解香港歷史文化、品味港味本地美食、購買精美文創商品、拍照留念優美建築的四種元素融為一體,通過設立“時間關係”甜品店、“本地姜”素食店和藍屋禮品店等非盈利社會企業,一站式解決遊客的需求。
在吸引外地遊客的同時,藍屋也帶動了本地旅遊業的活力。對於外地人來説,藍屋代表著香港一段不為人知的珍貴回憶,是潛藏在鋼筋水泥和匆匆步履之下,有血有肉、會哭會笑的香港。而對於本地人來説,藍屋仿佛一個最熟悉的陌生人。在藍屋《塵埃滿布:藍屋舊物展》中展出的露出線頭的旗袍、泛黃褪色的書信、由手錶墨水筆和眼鏡組成的“摩登三寶”,是幾代香港人遺留在老城區的集體回憶,每個人都會回頭留戀地張望。
港味景觀“連點成線”
藍屋雖小,卻是日漸完善的香港歷史建築活化保育體系的縮影。一間藍屋勢單力薄,可當許許多多間的“藍屋”星羅密布于港島之上,交相輝映,便可聚攏成一片獨具地方特色的文化旅遊景區。在香港110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分佈著1444幢歷史建築、117處法定古跡、60余家規模不一的博物館和700多座廟宇,每年慶祝包括長洲太平清醮和關帝誕在內的18個傳統節日。
香港大學社會學系講師黃培烽博士是多年研究香港文化旅遊的行家裏手,在他看來,香港的文化旅遊産業目前仍處於起步階段,儘管已取得一些進步,但是比起日本的動漫、上海的弄堂,香港文化旅遊的品牌定位尚不明確,海內外遊客來到香港,腦海中首先浮現的還是“購物天堂”等印象。在黃培烽看來,要想發揮香港的文化潛力,特區政府在活化保育歷史古跡的基礎上,還需打造一條龍式的周邊旅遊産業,配合餐飲業和零售業,滿足遊客逛景點以外的需求。
近年來,特區政府持續開發香港巨大的文化旅遊潛力,並投入人力物力大力開發。2017年10月,特區政府旅遊事務署在《香港旅遊業發展藍圖》中提出,特區政府將促進本地歷史古跡、文化、創意旅遊發展,培育及拓展具香港特色的旅遊産品和項目,將香港發展為世界級的首選旅遊目的地。
今年4月,歷時兩年的孫中山史跡徑更新計劃完成,16個史跡點新增創意藝術作品;包含三項法定古跡的中區警署建築群“大館”在長達10年的修繕之後,計劃于5月底與公眾見面;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也在今年年初開始展開地基工程,預計2022年啟用。
多項研究和調查顯示,香港正從“金舖旅遊”向文化旅遊轉型,遊客更願意把錢花在文化娛樂項目上。然而,經濟收益固然重要,保育本地文化歷史建築卻有著更深遠的影響,它對塑造城市精神和身份認同感有著重要意義。就讓數不清的“藍屋”陪著一代代香港人,將香港的歷史文化永遠傳遞下去吧!(金彥伯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