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海圖強,中華民族的世代夙願
談到我國版圖,多數人會脫口而出“像一隻昂首挺立的雄雞”。事實上,如果把陸地國土與海洋國土放在一起,我國的版圖更像是立在歐亞大陸東端一把熊熊燃燒的火炬。從“雄雞”到“火炬”,不僅是形狀描述的變化,更是海洋意識的覺醒。
我國是個海洋大國,擁有漫長的海岸線和廣闊的海域,也有著源遠流長的海洋文明。西元3世紀以前,我們的先祖就已經利用季風變化規律進行航海;宋代,航海家已掌握指南針航海技術;到了明代,“鄭和下西洋”成為人類航海史上的偉大壯舉。我國曾擁有世界上最龐大、最先進的海上艦隊,對世界文明産生深刻影響。這些都是中華民族引以為傲的。
遺憾的是,農耕文明繁盛的時代,國家和民眾海洋意識卻很薄弱,在很長一段時間,海洋只是“興漁鹽之利、仗舟楫之便”的場所。正因為不能從戰略高度認識海洋,我們曾兩次與海洋強國失之交臂。15世紀大航海時代,多個歐洲國家向海發展、迅速崛起,而我國則自鄭和第七次下西洋後,進入了漫長的海禁鎖國時期;18世紀工業革命背景下,馬漢的“海權論”掀起了現代海軍建設熱潮,西方國家紛紛發展海上力量,而我國則長期處於有海無防、有海無權的落後狀態。梁啟超曾悲嘆:“而我則鄭和之後,竟無第二之鄭和!”近代史上,我們走向衰敗、受盡淩辱,與此息息相關。
背海則弱、向海則興,封海而衰、開海則盛,這是歷史的深刻昭示。海洋意識的強弱,關乎國家和民族的發展。如果對海洋這一新的生存和發展空間、資源的開發基地、重要戰略安全方向缺乏認識和重視,就勢必會在新一輪的競爭中落在後面。“誰控制了海洋,誰就控制了一切”,古希臘海洋學者狄米斯托克利的話,直到今天仍是至理名言。21世紀是海洋世紀,盛與衰的歷史已經給出明確答案:我們再也不能錯過機遇,必須堅定走向海洋、主動擁抱深藍。
黨的十八大以來,海洋強國建設成就顯著。做大做強海洋經濟,海工裝備、海洋電力等新興産業不斷取得突破;深入實施科技興海,“三龍”深海裝備體系基本成熟,海水淡化、系列海洋衛星等躋身國際領先或先進行列;著力推進生態管海,“生態+海洋管理”新模式不斷完善;大力構建藍色夥伴關係,海上朋友圈越來越大;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贏得和平穩定環境。可以説,在我國歷史上,從來沒有哪個時期像今天這樣認識海洋、重視海洋、經略海洋,海洋越來越成為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保障。
習主席指出:“建設強大的現代化海軍是建設世界一流軍隊的重要標誌,是建設海洋強國的戰略支撐。”當今時代,海洋與人類的聯繫更為密切,成為國家利益拓展和安全空間延伸的重要戰略領域,圍繞海洋疆域、海上通道、海底資源的鬥爭時有發生。我們愛好和平,但決不能放棄正當權益,更不能犧牲國家核心利益。以海軍為主體的海上軍事力量,必須保持強大威懾力和戰鬥力,才能切實擔負起有效維護國家主權、海洋權益和發展利益的重任。這是我們的神聖職責,也是光榮使命。
每年的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暨全國海洋宣傳日。然而,增強全民海洋意識的工作,卻不能只限于這一天。我們要深入挖掘中華民族的海洋歷史和傳統海洋文化,把增強海洋意識納入宣傳思想教育工作體系和精神文明建設體系。只有在全社會營造親海、愛海、強海的良好氛圍,我們才能真正與海洋緊緊擁抱。(責編:邱越、黃子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