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季“沒雨” 台灣春旱凸顯當局因應“缺水”之策陷困境

編輯:霍建陽|2018-06-19 14:59:07|來源:中新社

今年春季,台灣全境久旱未雨,以南投日月潭為代表的多個湖泊水位明顯下降。南部供水吃緊,民眾期待降雨,不料梅雨季“沒雨”,行政當局曾提出因應“缺水”的對策遭外界質疑。

 

4、5月份通常是台灣本島的梅雨季節。3月初,臺當局氣象部門曾預報,今年梅雨季將於5月“報到”。可惜,梅雨鋒面遲遲未能形成,加之破歷年同期紀錄的高溫天氣持續,讓這個春季成為台灣少見的高溫、“空梅”交匯。

 

就在6月初西南氣流帶來一波降雨後,南台灣降雨量一度達1000萬噸。臺當局經濟事務主管部門水利單位宣稱,南部乾旱現象獲紓解,考慮端午節後解除台南地區限水措施。對此,《聯合報》19日的社論文章指出,1000萬噸不過是涓滴之助;以台灣供水量較大的石門水庫為例,水庫位於桃園、庫容2億噸,而桃園一市每年就至少需10億噸供水。

 

這篇社論認為,水利單位高興得太早,烏山頭、曾文、白河水庫迄今仍是個位數蓄水量,面臨即將到來的二期稻插秧,若輕率解除限水,灌田引水皆存隱患。

 

近年來,台灣梅雨季缺雨時有發生,致使有關主管部門在研判水情時愈發睏難。以今年為例,直到農民訂購大批秧苗才發現旱象嚴峻,官員遂要求農民休耕;一些規模較大的半導體製造廠商已自備百餘輛水車以應不時之需。有網友調侃,企業主知道當局“不缺水”的説法並不牢靠。

 

此前,為因應台灣“缺水”狀況,當局打造的所謂“前瞻基礎建設計劃”中亦包含水資源運用規劃。行政當局官網資料寫到,多項新興計劃有望增強水源調度效能及用水穩定供給,預計完成後將增加常態供水每日100萬噸及備援調度用水每日200萬噸。

 

政策提出已過大半年,這一預算花費2500億元新台幣、提倡“開源、節流、調度、備援”的綜合救“缺水”項目卻始終未見進展,水庫計劃和海水淡化廠皆引發當地民眾抗爭而不了了之,伏流水項目至今未見一個發包工程,全臺自來水的漏水率仍常年在20%以上。

 

《聯合報》另有評論文章強調,費時長久的水利計劃牛步而行,緩不濟急。節水仍是台灣必要的自救之道,農業、工業及生活用水模式有太多改進空間,社會層面卻無作為,“這是最令人擔憂的”。(記者 楊程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