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紅粧 更戀稻香——吉林兩位返鄉女大學生的“稻夢空間”
這是一張拼版照片。左圖:蔡雪手捧著剛收割的水稻(9月19日攝);右圖:張楠楠行走在稻田間(9月18日攝)。 新華社記者 許暢 攝
4年前穿梭在上海寫字樓裏、操著流利英語“談笑有鴻儒”的蔡雪沒想到,27歲的自己會在家鄉吉林省舒蘭市的田埂旁察看水稻長勢、計算收購價格,盤算著如何把最好的大米賣到遠方。她的“領地”,是耕種著187公頃優質水稻的農豐水稻專業合作社。
距舒蘭市約100公里的永吉縣,28歲的張楠楠經歷相似:當初在長春做咖啡師的她也沒想到,自己會開著越野車在田地裏穿梭,還會成為村裏唯一一名既能飛又能教植保無人機的“飛行教練”。她的“領空”,是自家農場的285公頃稻田。
同屬“90後”的蔡雪和張楠楠都自稱“新農人”,不約而同從都市返回了廣闊的鄉村。
金秋時節的東北黑土地上,兩位90後姑娘,在稻香裏訴説青春。
歸:既熟悉又陌生的家鄉
大學畢業後,蔡雪在上海一家外貿企業拿著七八千元的月薪,在國際化都市生活,一切都讓她很新鮮。
她笑稱,返鄉是被父親“套路了”。“那時媽媽身體不好,爸爸建議我回來。”蔡雪説。
從小生活的村子,既熟悉又陌生。習慣了城市生活,蔡雪剛回來時很不適應鄉村的寧靜:在上海,下班後能和朋友去酒吧小聚,而在村裏,晚飯後村道上已難見到人。她一度動搖:是不是走錯了?
同樣的懷疑也曾讓張楠楠心裏打鼓:念大學不就是為了不再回來?空有一身抱負卻只能回村?咖啡、下午茶、電影……張楠楠過去嚮往“小資”生活,如今卻在“種地”,對比鮮明。
最終,兩名“90後”返鄉女大學生覺得,踏實幹下去,自會有答案。兩人的家鄉同處黑土地黃金水稻帶,家裏都是當地種糧大戶。
她們返鄉要延續的,並不是祖祖輩輩面朝稻田背朝天的傳統耕作方式。生活在新時代,蔡雪和張楠楠有了更多想法:種植面積越來越大,生産技術更需與時俱進;稻米品質優良,品牌還要更響亮;農業已不僅僅是種地,必須全方位謀劃……
“我堅信能用知識做更多事。”張楠楠説。
在吉林省吉林市萬昌鎮,農民在張楠楠成立的家庭農場的稻田間駕駛收割機收割水稻(9月18日攝)。新華社記者 許暢 攝
去:在廣闊田野裏揮灑青春
農村天地大有可為,但施展抱負並非一帆風順。“不就是種地?産量大了就能賺錢。”張楠楠回想起當初的念頭説,“可真幹起來,苦累自不必説,種地的學問夠學一輩子。”
秋收就是一場戰役。今天收哪塊地?幾臺收割機作業?雇多少人?新稻分幾批加工?……無數事情需要處理,張楠楠在飛奔。
再把時間線拉長到一整年,育苗、插秧、施肥、除草……農時銜接必須嚴絲合縫,如果每個環節都往前搶,自家水稻就能搶先上市,賣個好價。
乾旱、多雨、大風等災害最令人發愁。“受颱風影響今年倒伏比較多,趴在水裏的水稻容易生芽,如不及時處理,品質就會受影響。”張楠楠説。應對自然災害,是紮根農業的必修課,需要“大心臟”。
“既要關心産量,更要關心品質,還要打造品牌。”蔡雪説。理念的衝突曾讓她頭疼,為提高産量,一些農民加大了化肥農藥的使用,但卻會讓肥沃的黑土地加速板結。
改變非朝夕之功。為了推廣有機水稻,她和父親發動50戶村民成立合作社,統一採購、種植、銷售,平均每人能增收1萬多元。“分紅時,農民的笑臉讓我更加認同自己的選擇。”蔡雪説。
來:農業的未來已來
返鄉後,蔡雪主要負責打造品牌和對外銷售,一年幾乎有一半時間在外出差。穿上正裝,稍加打扮她就會變成漂亮的都市白領;而穿上工裝,又可以自如地遊走在稻田間。
車間裏,工人正將紫薯和玉米製成的紫色、黃色“大米”與優質小町稻米混合、封裝,契合粗細糧搭配的飲食風尚。“這想法是我琢磨出來的。”蔡雪説。
而在稻田裏,合作社分塊測試種植的193種水稻品種成熟在望,木棧道、玻璃棧道穿越其中,不時能見到遊客留影。秋風陣陣,田裏泛起金色稻浪,一望無垠的金黃讓人沉醉。“這裡是網紅地標,我們專程來拍抖音。”一位市民説。
太陽能生物除蟲燈、有機肥料施放、鴨蟹稻混合養殖……有機稻田裏新設備布放有序。還沒豐收,蔡雪已開始計劃來年從193種水稻中優選出最適宜的推廣種植,在河邊建幾個觀光大棚,發展鄉村旅遊,讓稻田美景成為城裏人的好去處。
“飛行員”張楠楠一邊麻利地指揮著收割機作業,一邊盤算著來年的無人機作業計劃。“科技就是農業的未來,機械化種‘大田’,輕鬆快樂。”她説。
以前,給稻田做植保是體力活,數十人背著噴罐,在285公頃稻田裏幹十幾天。現在呢?三五個飛手在田埂邊支起遮陽傘,擺上小桌,衝杯咖啡,七八架無人機閃轉騰挪,3天就能搞定。
“以前在城裏,我幹的只是一項工作,而在農村,我是在做一番事業。”蔡雪説。(新華社長春9月24日電記者陳思武、段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