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60年GDP實現832倍增長 未來將構建面向東盟的國際大通道
資料圖
海峽飛虹消息(記者 李琳):今年是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60週年。60年來,廣西綜合實力顯著增強,基礎設施極大改善,改革開放不斷深化,民生事業全面發展。廣西壯族自治區官員11月1日在北京表示,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廣西將加快實現開放發展、創新發展、綠色發展、高品質發展。來聽記者李琳的詳細報道:
1958年,廣西壯族自治區正式成立。根據最新統計,壯族人口約佔廣西總人口的32%。60年來,廣西經濟社會發展發生了巨變。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副書記、主席陳武1日在國新辦舉行的發佈會上,用一系列數據介紹了廣西60年間經濟實力的大幅提升。
“2017年,全區經濟總量達到了2萬億,是1958年的832倍,財政總收入從1958年的4.66億元增長到2017年的2600億元,年均增長11.3%。過去産業基本是空白,現在已經擁有超過千億元的工業産業,達到了10個。”
陳武強調,雖然廣西是中國西部地區、民族地區,經濟發展總體水準還不高,但推進高品質發展仍然是廣西的重要任務。近年來,廣西轉變了過去粗放的發展方式,著力推進高品質發展,推動經濟特別是産業的轉型升級,深化改革,打造優良營商環境,大力推動綠色發展。
今年也是中國改革開放40年。伴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廣西也從相對封閉的邊陲地區,發展成今天向東盟開放的前沿。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書記鹿心社表示,廣西將充分發揮獨特區位優勢,盤活開放發展這盤棋,努力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發揮更大作用:
“謀劃大開放,加快構建‘南向、北聯、東融、西合’全方位開放發展新格局。南向,就是以中國西部陸海貿易新通道建設為載體,構建面向東盟的國際大通道。北聯,主要是加快暢通聯繫貴州、重慶、四川、陜西、甘肅等地的通道,把‘一帶’和‘一路’在中國西部地區連接貫通起來。東融,主要是主動融入對接珠三角、粵港澳大灣區,借力東部加快發展。西合,主要是聯合雲南等省份,加強與越南、緬甸、老撾等湄公河國家的合作。”
鹿心社説,廣西還將重點推動中國新加坡互聯互通南向通道建設,將這條通道建設成為連接中國與東盟時間最短、服務最好、價格最優的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
60年來,廣西民生事業也實現了全面發展,人民生活由溫飽不足向全面小康邁進。去年,廣西城鎮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突破了3萬元和1萬元,是改革開放前的105倍和94倍。值得一提的是,通過全面推進脫貧攻堅,廣西農村貧困人口從40年前的2100萬人減少到去年的267萬人,全區的貧困發生率由70%下降到了5.7%。
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書記鹿心社坦言,截至去年底,廣西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在全國還排在第三位,脫貧攻堅任務仍十分艱巨,未來在脫貧攻堅上要聚焦四方面內容,確保如期完成脫貧任務,決不讓一個貧困群眾在小康路上掉隊。
“更加聚焦精準脫貧這個根本要求,因村因戶因人精準施策;聚焦深度貧困這個重點難點,調動各方面扶貧資源,在政策、資金、項目等方面傾斜支持;聚焦穩定增收這個長遠目標,因地制宜幫扶貧困縣、貧困村特色産業發展;聚焦‘一線扶貧”這個主攻方向。堅持黨政一把手負總責,落實責任、權力、資金、任務‘四到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