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各界敬悼金庸先生
10月30日,香港著名作家、中國文聯榮譽委員、中國作協名譽副主席查良鏞(筆名金庸)先生在香港辭世,享年94歲。李納新攝于金庸館
10月30日,香港著名作家、中國文聯榮譽委員、中國作協名譽副主席查良鏞(筆名金庸)先生在香港辭世,享年94歲。香港各界紛紛對查良鏞先生逝世表示深切哀悼。31日一早,有香港市民來到“金庸館”,緬懷一代武俠小説名家。
《神雕俠侶》新修版修訂手稿。李納新攝
金庸的讀書心得。李納新攝
金庸小説。李納新攝
查良鏞1924年生於浙江省海寧縣。1955年他在機緣巧合下,以筆名“金庸”在《新晚報》發表首部武俠小説《書劍恩仇錄》,大受歡迎,其後他的作品陸續面世,直至1972年完成《鹿鼎記》後封筆,共創作了15部膾炙人口的武俠小説,讀者遍及全球,被譽為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武俠小説作家。
得知查良鏞先生逝世後,香港各界紛紛表示哀悼。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稱,查教授學識淵博,是著名武俠小説作家,其作品承襲中國古典文學傳統,糅合歷史與文化,膾炙人口,深受世界各地華人喜愛,其著作多次被改編為電視劇、電影等,對傳承中華文化有莫大貢獻。
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主任王志民表示,查良鏞先生是著名作家、傑出報人,被譽為當代武俠小説泰斗。其作品深蘊民族大義和家國情懷,對海內外華人産生了深遠影響。查良鏞先生畢生心繫國家、愛國愛港,為促進“一國兩制”事業發展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為弘揚中華文化作出了重大貢獻。香港特區政府民政事務局局長劉江華表示,查良鏞創作的經典作品為香港新派武俠小説發展奠下基石。
31日出版的香港報紙紛紛用頭版整版篇幅報道和悼念查良鏞,他曾擔任翻譯的《大公報》用包括頭版在內的6個版面回顧其生平及對世界的傑出貢獻,併發表社評,敬悼一生愛國求知的查良鏞先生。
金庸館。李納新攝
位於香港沙田的“金庸館”是全港首個以“金庸”為主題的常設展館,自去年3月1日正式向公眾開放,通過300多項展品,展示金庸武俠小説的創作歷程和貢獻。作為香港文化博物館下的常設展館,“金庸館”自設立以來一直向大眾展示查良鏞教授對香港文化的貢獻。查教授的文字及其所彰顯的俠義精神將銘記於人們心中,歷久不衰。記者看到有香港市民和內地遊客一早前來,緬懷一代武俠小説名家。記者在“金庸館”遇到正在用手機拍攝查良鏞珍貴手稿留念的何先生。何先生上世紀60年代從廣東來到香港,他從十幾歲開始看金庸的小説,當年家裏生活條件很困難,只得從路邊地攤租借來看。就這樣,何先生看完了金庸全部15部小説,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倚天屠龍記》和《神雕俠侶》。是金庸的小説陪伴他度過了人生最艱苦的歲月:“小時候經常看他的書,我們是看著他的書長大的。我們小的時候很苦,在50年代、60年代,那時中國香港非常困難,但是看到他的書,就不覺得自己那麼苦了。”
參觀金庸館的小朋友。李納新攝
懷抱1歲多女兒前來參觀“金庸館”的馮女士説,她從中學開始看金庸小説,最喜歡的小説人物是《天龍八部》裏富有正義感的喬峰。馮女士表示:“希望他的家人不要那麼傷心。他的作品大家都很喜歡,深入人心,他的精神會長存於世的。”
當天,記者在“金庸館”看到的展品包括早期發行的金庸小説版本、珍貴的手稿、文獻和照片、小説改編的電影海報、電視劇主題曲唱片,以及查良鏞先生的私人物品等。展覽分大俠足跡、金庸的武俠世界、影視和文娛世界的金庸現象、百年一金庸等部分,介紹查良鏞先生的早期事業、武俠小説創作歷程及其小説對香港流行文化的影響。展品中有查良鏞先生親書對聯“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以及1960年查良鏞與《神雕俠侶》電影主角的合照等。
15歲的中學生陳同學從小學開始閱讀金庸小説,他最喜歡《射雕英雄傳》。李納新攝
15歲的中學生陳同學從小學開始閱讀金庸小説,他最喜歡《射雕英雄傳》。陳同學表示,金庸先生的逝世是巨大的損失:“小時候看這部作品就覺得非常精彩。覺得它那種武俠的精神非常有意氣,很精彩。金庸先生是香港文化界的巨星,他的付出很有價值。他的離世是很大的損失。”
一些參觀者當天在“金庸館”留下“金庸先生,您是我童年的記憶!一路好走!”等字條,向查良鏞先生致敬。
香港金庸館。李納新攝
金庸館外的壁畫。李納新攝
位於香港沙田的金庸館。李納新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