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證悠久三湘歷史文明——湖南省博物館參觀記

編輯: 母曼曄|時間: 2018-11-02 16:43:08|來源: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海峽飛虹專稿
  • 湖南省博物館。(母曼曄 攝)
    湖南省博物館。(母曼曄 攝)
  • “湖南人——三湘歷史文化”陳列館的古代哺乳動物化石。(母曼曄 攝)
    “湖南人——三湘歷史文化”陳列館的古代哺乳動物化石。(母曼曄 攝)
  • 商代時期古青銅器。(母曼曄 攝)
    商代時期古青銅器。(母曼曄 攝)
  • 南朝時期的蛙紋銅鼓。蛙紋銅鼓體型較高大,分為胸、腰、足三個部分。六朝時期,湖南境內各族群文化特質進一步強化,銅鼓是中國西南地區部分族群的青銅重器。(母曼曄 攝)
    南朝時期的蛙紋銅鼓。蛙紋銅鼓體型較高大,分為胸、腰、足三個部分。六朝時期,湖南境內各族群文化特質進一步強化,銅鼓是中國西南地區部分族群的青銅重器。(母曼曄 攝)
  • 先秦時期古青銅生産工具。(母曼曄 攝)
    先秦時期古青銅生産工具。(母曼曄 攝)
  • 銅豬尊,這是商代的古酒器。豬作站立狀,兩眼圓睜,兩耳招風,長嘴上翹,犬齒尖長,是一孔武有力的野公豬。其四肢剛健,腰背有一橢圓形孔,有蓋,上有一立鳥作捉手,裏面可以盛滿酒水。(母曼曄 攝)
    銅豬尊,這是商代的古酒器。豬作站立狀,兩眼圓睜,兩耳招風,長嘴上翹,犬齒尖長,是一孔武有力的野公豬。其四肢剛健,腰背有一橢圓形孔,有蓋,上有一立鳥作捉手,裏面可以盛滿酒水。(母曼曄 攝)
  • “皿而全”銅方罍,這是商周時期的酒器代表。器蓋鑄有“皿而全作父己尊彝”八字銘文,器身則鑄有“皿作父己尊彝”六字銘文。整器集立雕、浮雕、線雕于一身,造型莊重高峻,被譽為“方罍之王”,是中國青銅文化鼎盛時期的代表作品。此器于1919年出土于桃源,器身曾流失海外近百年,2014年洽購回國入藏湖南省博物館,得以蓋身合一,完罍歸湘。(母曼曄 攝)
    “皿而全”銅方罍,這是商周時期的酒器代表。器蓋鑄有“皿而全作父己尊彝”八字銘文,器身則鑄有“皿作父己尊彝”六字銘文。整器集立雕、浮雕、線雕于一身,造型莊重高峻,被譽為“方罍之王”,是中國青銅文化鼎盛時期的代表作品。此器于1919年出土于桃源,器身曾流失海外近百年,2014年洽購回國入藏湖南省博物館,得以蓋身合一,完罍歸湘。(母曼曄 攝)
  • 人面紋銅方鼎。鼎是中國古代禮器的核心,其數量多少代表使用者不同的身份地位。此鼎長方形,特別引人注意的是腹部浮雕的四個人面,濃眉大眼,高鼻梁,凸顴骨,寬嘴緊閉,表情莊重。這是迄今所見唯一一件以人面為飾的銅鼎。腹內有“大禾”二字的銘文是商代青銅器的族徽。(母曼曄 攝)
    人面紋銅方鼎。鼎是中國古代禮器的核心,其數量多少代表使用者不同的身份地位。此鼎長方形,特別引人注意的是腹部浮雕的四個人面,濃眉大眼,高鼻梁,凸顴骨,寬嘴緊閉,表情莊重。這是迄今所見唯一一件以人面為飾的銅鼎。腹內有“大禾”二字的銘文是商代青銅器的族徽。(母曼曄 攝)
  • 銅鐃和銅镈。這是商周時期的打擊樂器,主要用於軍旅和祭祀活動。大鐃在實際使用中必須固定,植甬而立,甬部朝下,口朝上,這也是其與其他合瓦狀青銅打擊樂器的不同之處。镈的基本形態為平口,腔體呈扁橢圓形,兩側有扉棱,頂部有用以懸挂的紐。(母曼曄 攝)
    銅鐃和銅镈。這是商周時期的打擊樂器,主要用於軍旅和祭祀活動。大鐃在實際使用中必須固定,植甬而立,甬部朝下,口朝上,這也是其與其他合瓦狀青銅打擊樂器的不同之處。镈的基本形態為平口,腔體呈扁橢圓形,兩側有扉棱,頂部有用以懸挂的紐。(母曼曄 攝)
  • 西晉出行儀仗俑。西晉俑仍以陶質為主。湖南長沙西晉墓,除陶俑外還有青瓷俑,有數量較多的出行儀仗俑,包括盛大的騎馬鼓吹樂隊、甲騎具裝、步行的屬吏和儀仗隊,還有持盾或背有箭菔的士兵,以及鞍馬、駱駝、驢、牛車等模型。(母曼曄 攝)
    西晉出行儀仗俑。西晉俑仍以陶質為主。湖南長沙西晉墓,除陶俑外還有青瓷俑,有數量較多的出行儀仗俑,包括盛大的騎馬鼓吹樂隊、甲騎具裝、步行的屬吏和儀仗隊,還有持盾或背有箭菔的士兵,以及鞍馬、駱駝、驢、牛車等模型。(母曼曄 攝)
  • “馬王堆漢墓”陳列館一角。(母曼曄 攝)
    “馬王堆漢墓”陳列館一角。(母曼曄 攝)
  • 彩繪奏樂木俑和彩繪著衣歌舞木俑。辛追墓出土。應為轪侯夫人的貼身婢女,著衣已殘。因其地位較高,在製作和包裝上都很講究。木俑身著紋錦鑲邊的繡花長袍,墨繪眉目,朱繪雙唇,面目清麗姣好,神態嫻靜,身材修長,比例勻稱,雕刻工致。(母曼曄 攝)
    彩繪奏樂木俑和彩繪著衣歌舞木俑。辛追墓出土。應為轪侯夫人的貼身婢女,著衣已殘。因其地位較高,在製作和包裝上都很講究。木俑身著紋錦鑲邊的繡花長袍,墨繪眉目,朱繪雙唇,面目清麗姣好,神態嫻靜,身材修長,比例勻稱,雕刻工致。(母曼曄 攝)
  • 彩繪漆案。馬王堆出土。黑漆地上用紅、灰綠二色漆繪雲紋或幾何雲紋,外底黑漆地上用朱漆書“轪侯家”三字。光亮如新的漆器,器型大小兼備,裝飾推陳出新,紋飾清秀華美,代表了西漢前期髹漆工藝的最高水準。(母曼曄 攝)
    彩繪漆案。馬王堆出土。黑漆地上用紅、灰綠二色漆繪雲紋或幾何雲紋,外底黑漆地上用朱漆書“轪侯家”三字。光亮如新的漆器,器型大小兼備,裝飾推陳出新,紋飾清秀華美,代表了西漢前期髹漆工藝的最高水準。(母曼曄 攝)
  • 素紗單衣。辛追墓出土。右衽(rèn,衣襟)、直裾(jū,衣服的前襟),重49克。漢代人描述其薄如蟬翼,“輕若雲霧”。多數學者認為它可能穿在錦繡衣服的外面,既可增添其華麗,又可産生朦朧美感;也有學者認為其當時是作為內衣穿著。是迄今所見最早、最薄、最輕的服裝珍品,是西漢時期紡織技術巔峰之作,代表了西漢初養蠶、繅絲、織造工藝的最高水準。(母曼曄 攝)
    素紗單衣。辛追墓出土。右衽(rèn,衣襟)、直裾(jū,衣服的前襟),重49克。漢代人描述其薄如蟬翼,“輕若雲霧”。多數學者認為它可能穿在錦繡衣服的外面,既可增添其華麗,又可産生朦朧美感;也有學者認為其當時是作為內衣穿著。是迄今所見最早、最薄、最輕的服裝珍品,是西漢時期紡織技術巔峰之作,代表了西漢初養蠶、繅絲、織造工藝的最高水準。(母曼曄 攝)
  • 湖南省博物館首次以1:1的比例復原了辛追墓,近17米深的“墓坑”從三樓一直深入底層。(母曼曄 攝)
    湖南省博物館首次以1:1的比例復原了辛追墓,近17米深的“墓坑”從三樓一直深入底層。(母曼曄 攝)
  • 辛追墓外槨。原置於墓坑底部的三根方形枕木上,有蓋板兩層、頂板一層和底板兩層,模倣生前居室的槨室,由棺室與四個邊廂組成,形狀像“井”字,古文獻稱為“井槨”。邊廂總面積6.8平方米,體積9.79立方米,放置隨葬品1000多件。棺室內有四層套棺。整槨由杉木斫成,採用扣接、套榫與栓釘結合而成,其中最大的壁板長4.84米,寬1.52米,重1.5噸。這是迄今保存最大最完整的漢代井槨實物。(母曼曄 攝)
    辛追墓外槨。原置於墓坑底部的三根方形枕木上,有蓋板兩層、頂板一層和底板兩層,模倣生前居室的槨室,由棺室與四個邊廂組成,形狀像“井”字,古文獻稱為“井槨”。邊廂總面積6.8平方米,體積9.79立方米,放置隨葬品1000多件。棺室內有四層套棺。整槨由杉木斫成,採用扣接、套榫與栓釘結合而成,其中最大的壁板長4.84米,寬1.52米,重1.5噸。這是迄今保存最大最完整的漢代井槨實物。(母曼曄 攝)

中央廣電總臺海峽飛虹報道(記者 母曼曄 何婧)近日,第十四屆湘臺會舉辦期間,兩岸與會嘉賓和記者參觀了湖南省博物館。

 

湖南省博物館坐落在歷史文化名城長沙市,是湖南省最大的、主要反映湖南區域文明的大型歷史藝術類博物館。湖南省博物館佔地面積4.9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為9.1萬平方米,是首批國家一級博物館,中央地方共建的八個國家級重點博物館之一,已成為中國最具影響力的博物館之一,並躋身國際先進博物館行列。

 

此館現有館藏文物18萬餘件,尤以馬王堆漢墓出土文物、商周青銅器、楚文物、歷代陶瓷、書畫和近現代文物等最具特色。湖南省博物館設立了“湖南人——三湘歷史文化陳列”、“長沙馬王堆漢墓陳列”兩個基本陳列和青銅、陶瓷等專題展館來展示人類優秀文化遺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