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方堅持自主創新之路  破解中國“缺屏之痛”

編輯:王瑞穎|2018-11-13 11:14:51|來源: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海峽飛虹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

 

京東方柔性AMOLED顯示屏

 

海峽飛虹消息(記者 趙葉冰)“缺芯少屏”一直是中國電子信息産業的痛點,在半導體顯示領域,京東方堅持自主研發以及創新發展,率先在中國國內建立高世代液晶面板生産線,打破海外壟斷,破解了中國的“缺屏之痛”,同時積極佈局柔性顯示技術,率先在中國國內建成全球領先的6代柔性顯示屏生産線。

 

在京東方展廳,工作人員向記者展示了其自主研發的柔性AMOLED顯示屏,這款手機大小的螢幕,能做到完全的對折以及彎曲。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柔性屏將會給智慧生活帶來無限可能性,未來,柔性屏可能會無處不在,水杯上,冰箱上、汽車上都可以安裝柔性屏,我們的手機、電腦會像鋼筆一樣易於攜帶,電視也可以捲起來挂在墻上。

 

京東方顯示與感測器件事業首席技術官董學介紹説,柔性AMOLED顯示屏主要是OLED技術(有機發光二級管)的發展而得以實現的創新突破,具有可折疊、可彎曲、自發光、低能耗等特點。他説:“第一個,它因為是有機發光,主動發光模式,不像傳統的LCD顯示屏,還需要背光結構,它的結構很簡單,可以做到很薄,一般可以做到幾十微米這個程度,就和紙一樣,這是它突出的一個優點,第二個就是具有柔性,不像之前的顯示屏,無法做一些彎曲、折疊等特殊顯示功能的應用,這兩塊兒是柔性顯示屏的核心優勢。”

 

柔性屏可以説備受終端廠商青睞,而京東方也成為全球第二家實現第6代柔性AMOLED生産線量産的企業。如今的京東方在全球顯示領域已佔有一席之地,全球至少每三台平板電腦就有一塊京東方生産的液晶顯示屏,全球每四部智慧手機就有一部使用京東方的液晶顯示屏。

 

但就在十幾年前,中國曾經歷深刻的“缺屏之痛”。當時,液晶顯示屏開始取代傳統的彩色顯像管,可中國並沒有生産液晶顯示屏的能力,導致中國與傳統彩色顯像管相配套的電視産業鏈遭受重創,龐大的中國彩電工業也變成必須依靠進口才能生産。京東方董事長王東升告訴記者:“原來中國是電視大國,一夜之間打到原點沒了,這就是我們説的疼啊,‘缺芯少屏’的疼。因為所有的整機,我們講的電腦也好,電視也好,包括手機,它的核心的東西是屏和芯,還有軟體,但是屏、芯和軟體都是進口的,人家不給你,你就做不出來。”

 

2003年,京東方通過海外收購進入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TFT-LCD)行業。從一開始,京東方就清醒地認識到,收購只是敲門磚,只有依靠自主研發和創新發展,才能在顯示行業立住腳。王東升表示,進入顯示領域以來,京東方用於研發的費用幾乎沒有低於銷售收入的7%。他説:“我們認準這是一個真理,技術行不一定贏,但是技術不行一定輸,那怎麼辦?就是持續地堅持創新,持續地堅持科研投入。特別進入顯示領域以後,最困難的那些年頭,我們都是幾十億的研發投入。”

 

在持續不斷地自主研發基礎上,京東方先後投建中國大陸第一條5代TFT-LCD生産線、第一條6代TFT-LCD生産線、第一條8.5代TFT-LCD生産線,結束了中國大陸的“無自主液晶顯示屏時代”,帶領中國顯示産業在全球實現了從跟跑、並跑到領跑的轉變,解決了多年來困擾中國電子信息産業“缺芯少屏”中屏的問題。

 

京東方對先進技術的追逐從未中斷,時刻關注著世界科技領域最前沿的創新突破。顯示與感測器件事業首席技術官董學説,京東方早在2001年就已經開始佈局AMOLED柔性屏技術的研發工作,十餘年來從未間斷。“我們在北京的一個研究所,搭建了一個2.5代線,專門的柔性OLED顯示的這種載體的一個研究平臺,專門培養了一批人針對柔性OLED做研究,持續一直在投入。”

 

京東方目前累計可使用專利已經達到6萬多件,去年新申請的專利就達8000多件。根據美國商業專利數據服務機構(IFI CLAIMS)公佈的排名,2017年京東方美國專利授權量全球排名第21位。王東升一直強調“沒有疲軟的市場,只有疲軟的産品”,創新性的技術和産品是企業的核心:“我們要拿出來的東西一定是要全球首發的新産品,通過技術的支撐,不斷推出全球首發的新産品,所以,我們這幾年全球首發新産品的覆蓋率也是全球最高的,高的年頭都是超過40%。特別是2013年以來,一直保持這麼一個勢頭。正因為是這樣,我們的市場地位,市場佔有率,各個細分領域每年不斷在提升,毛利率我們一直在全球行業內領先,背後就是我們堅持這樣一種創新研發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