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FTA是中日韓三國利益契合點
在全球保護主義和單邊主義興起的大背景下,貿易保護主義在世界範圍內抬頭,全球擔憂世界自由貿易體系正面臨危機。中日韓三國可否拿出共同應對方案?中日韓自貿區(FTA)的推進作為推動東亞乃至亞太地區經濟一體化進程的重要路徑之一,將如何影響三國經濟發展?今年同時又是中國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的五週年,近日,中日韓國三國記者對商務部國際司有關人士進行採訪。
建立自貿區對中日韓三國有重大經濟利益
記者:在全球保護主義和單邊主義興起的大背景下,對於全球貿易和中日韓三國而言有何意義?
回答:中日韓自貿區建設是推動東亞乃至亞太地區經濟一體化進程的重要路徑之一。當前,保護主義、單邊主義抬頭,經濟全球化和自由貿易體制受到衝擊,風險挑戰加劇。加快中日韓自貿區談判的重要意義比以往更加凸顯。
第一,維護自由貿易是三方的共同意願。中日韓三國是自由貿易的受益者,更是積極倡導者。三國都在推動自己的自貿區建設,近年來取得顯著進展,以實際行動為經濟全球化發展貢獻力量。三國對中日韓自貿區均高度重視。2012年談判啟動以來,三國領導人在多個場合共同強調將努力加速談判,力爭達成全面、高水準、互惠且具有自身價值的自貿協定。今年11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的主旨演講中明確提出要“加快中日韓自由貿易區談判進程”。
第二,建立自貿區對三國有重大經濟利益。中日韓三國GDP合計已經超過歐盟,僅次於北美自貿區,但經濟一體化建設卻落後於歐盟和北美。三國在經濟和産業發展方面各有優勢,建立中日韓自貿區有助於充分發揮三國間的産業互補性。中國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廣闊的市場,産業和貿易結構偏重於勞動密集型,但在技術、資本和創新能力方面與日韓尚有差距。日本擁有豐厚的資本、尖端的技術,韓國作為新興工業化國家,具有成功的産業化和經濟結構調整經驗。隨著貿易和投資壁壘的消除或降低,區域內各類資源更趨合理配置,有利於擴大市場規模,提高生産效率,最終實現經濟融合,共同繁榮。
第三,加快自貿區談判是三方應對貿易保護主義的有力舉措。中日韓三國分別是世界第二、第三、第十一大經濟體,GDP佔全球20%以上,佔亞洲70%以上,三國攜手推進中日韓自貿區建設,以及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亞太自貿區等本地區其他重要一體化進程,將向國際社會傳達出三國堅定維護開放型世界經濟、反對貿易保護主義的共同立場。
記者:中日韓締結FTA,您認為這對於中國而言,會有哪些具體的經濟利益呢?比如,FTA的締結是否會對開拓跨國電子商務和跨國信息中心、以及雲服務等諸多領域有所影響?
回答:中國是日韓最大貿易夥伴,日韓分別是中國第2和第3大貿易夥伴國、第1和第2大投資來源國。中日韓三國間經貿聯繫非常緊密,産業鏈高度融合,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帶來的收益也將是多方面的。
在貨物貿易方面,三國貿易中資本品和中間品進出口所佔比重很大,部分商品在生産過程中甚至會經歷多次跨境。通過建立自貿區降低關稅、簡化海關程式,將顯著降低三國間交易成本,不僅為出口商帶來市場機遇,也為進口商降低生産成本。
例如,若中國對液晶面板、電視顯像管及其零部件等取消關稅,不僅將擴大這些産品自日韓的進口,也有助於降低中國電視機、電腦、手機等生産企業的成本,提高這些企業在更大範圍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
在服務貿易方面,三國間服務部門的擴大開放和密切合作將促進新一輪消費結構和産業結構的升級。例如在電子商務領域開展合作可以在東亞地區建立起更加豐富立體多維的産品分銷渠道;將旅遊、醫療、美容和養老等服務有機結合,可以充分發揮三國各自優勢,協同發展新型服務。更重要的是,服務作為價值鏈的粘合劑和重要的生産投入,擴大開放的收益還將滲透到其他部門,專業服務、商務服務、通訊服務、金融服務、運輸服務等領域市場準入放寬和價格降低將進一步提高製造業的生産效率。從這點上看,建立自貿區不僅意味著更大的市場和更多的出口,對促進三國産業鏈的進一步融合、區域生産網絡的完善意義更大。
在投資方面,自貿協定還將擴大投資領域的市場準入,為三國企業提供穩定、透明、可預見的政策框架和營商環境。投資的增加將進一步促進知識、技術、理念、商業人員的交流和往來,三國均將從中受益。
當然,由於三國産業競爭力和關稅結構存在差異,各行業受益情況會有所不同,但只要三方達成一個平衡的協議,三方都會從自貿協定中獲益巨大。
記者: 中日韓三國在地區安保和戰略利益方面存在衝突,這或許成為推動三國FTA的障礙。請問,如何克服這些衝突?
回答:三國間的雙邊關係發展並非一帆風順。因此,我們才更加需要充分發揮出經貿合作“壓艙石”“穩定器”的作用,使三國企業和人民從互利共贏的經貿合作中獲得切實的利益。加速推進中日韓自貿區談判,進一步密切三方經貿關係,通過拉緊經貿紐帶,增強政治互信,對本地區的和平、穩定、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希望三國能夠找到各方的利益平衡點
記者.:請介紹中日韓自貿區談判最新進展。目前已經在哪些方面達成共識?
回答:今年5月,第七次中日韓領導人會議發表聯合宣言,重申將進一步加速中日韓自貿區談判,力爭達成全面、高水準、互惠且具有自身價值的自貿協定。這為談判注入了政治推動力,也為談判團隊指明瞭努力方向。
當前中日韓自貿區談判正在穩步推進,已進行13輪談判,各議題磋商全面展開,取得積極進展。三方確定了談判議題範圍和領域,並設立了貨物貿易、服務貿易、投資、原産地規則、海關程式、衛生與植物衛生措施、技術性貿易壁壘、貿易救濟、電子商務、競爭、知識産權、環境、合作、法律事務等14個工作組同步推進談判。
記者:中日韓FTA的談判始於2013年,並持續了5年,呈長期化的趨勢。是否有望能夠達成協定?您認為到目前為止談判仍無進展的最大的困難是什麼?為達成協定,中日韓三國應做的工作是什麼?
回答:中日韓三國發展水準和産業競爭力存在差異,在不同行業、不同議題上也有各自的利益訴求。例如在製造業領域,日韓期待我們進一步降低汽車、石化、機械等産品的關稅,我們也希望日韓能夠降低服裝紡織品、皮革鞋類、食品飲料等産品的關稅。在農産品領域,中國在蔬菜、水果等勞動密集型初級産品出口方面有一定優勢,日韓在高附加值的加工産品出口方面也有優勢,中國淡水養殖較強,日韓海洋捕撈較強等等。這是自貿協定談判的正常現象。
我們相信,只要三方秉持開放包容、互利共贏的原則開展磋商,最終總是能夠找到各方均可接受的利益平衡點。
關於下一步工作,我們認為,三方在中日韓自貿區談判、以及三方共同參與的RCEP談判中已經取得了很多共識,應該在現有共識基礎上,充分考慮三國發展水準和産業競爭力存在的差異以及各自的利益訴求,不斷擴大共識、彌合分歧,落實領導人的要求,儘快達成一份全面、高水準、互惠且具有自身價值的自貿協定。
記者:中國目前已經與多個國家以及東盟簽訂雙邊自貿協定。對於中日韓三方自貿協定,在具體談判、協商中有沒有什麼不同之處?具體的協定內容,是否會有什麼特殊之處?
回答:中國對外商建自貿區的原則是互利共贏,共同發展。我們兼顧本國和自貿夥伴的利益和關切,尋求利益契合點和合作公約數,推動我國和自貿夥伴的共同發展。從這個意義上看,鋻於每個自貿夥伴的具體情況不同,我們對外簽訂的每一份自貿協定都是不同的。
在中日韓自貿區中,一是經濟體量大,貿易投資活躍,市場機遇更加廣闊;二是地理位置近,交通運輸便利,經貿往來更加密切。中日韓自貿區一旦建成,對三國,對東亞地區,乃至對全球經濟貿易發展和産業佈局都將産生舉足輕重的影響。
RCEP蘊含著巨大潛力 可整合區域價值鏈
記者:除了FTA外,中日韓三國也在推動RCEP,後者比中日韓FTA覆蓋面更大。請問,如何定位這兩者?
回答:中方主張建設開放透明、互利共贏的區域自由貿易安排,只要符合世貿組織原則,開放、包容、透明,有利於推動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有利於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我們都持積極態度。
RCEP是目前我們參與的最重要的自貿談判之一。RCEP蘊含著巨大潛力,涵蓋全球一半人口、三分之一的貿易額和五分之一的外國直接投資,是當前亞太地區規模最大的自貿協定談判,對區域價值鏈的整合和區域一體化市場的形成具有重要意義。RCEP成員有很大的差異性,其中既有發達國家,也有發展中國家,甚至最不發達國家。正因如此,RCEP協定將更加包容,會考慮成員國的不同發展水準,包含設立特殊和差別待遇條款在內的適當形式的靈活性,並給予最不發達的東盟國家額外的靈活性。從這個角度來説,RCEP有其特有優勢,這也是亞太自貿區(FTAAP)將其作為路徑之一的原因。
中日韓三國同為RCEP重要參與方,我們將統籌考慮、協調中日韓自貿區與RCEP的關係,在中日韓自貿區談判中更有針對性地解決三國間的具體訴求,實現其獨特價值,以達到兩個協定相互促進、相互支持的結果。
記者:中韓自貿協定於2015年簽署,目前該自貿協定的情況如何?對兩國而言,是否有已經顯現出來的利與弊?
回答:中韓自貿協定於2015年6月簽署,2015年12月生效。協定實施兩年多以來,雙方已經實現了四次降稅,目前雙方零關稅産品已經覆蓋雙邊貿易額的50%。在協定帶動下,2017年中韓雙邊貿易額達到了2802.6億美元,同比增加10.9%。
2017年12月,中韓兩國簽署了《關於啟動中韓自貿協定第二階段談判的諒解備忘錄》。目前,中韓第二階段談判分別於今年3月和6月舉行了兩輪。雙方將繼續推進第二階段談判,為兩國企業營造更加自由和便利的服務貿易和投資環境,共同發出堅定維護自由貿易的強烈信號。
中國致力構建面向全球的高標準自貿區網絡
記者:對於今後的FTA,會面向哪些國家、哪些地區進行擴大呢?
回答:截至目前,中國已經達成17個自貿協定,涉及亞洲、拉美、大洋洲、歐洲、非洲的25個國家和地區,正在與28個國家進行13個自貿區談判或升級談判,與9個國家進行自貿區聯合可行性研究或升級研究。
中國致力於構築立足周邊、輻射“一帶一路”、面向全球的高標準自貿區網絡。一是加快構建周邊自貿區,力爭與毗鄰國家和地區建立自貿區,不斷深化經貿關係;二是積極推進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商建自貿區,將“一帶一路”建設做深做實;三是爭取同有意願的主要經濟體和主要區域經濟集團建立自貿區,形成面向全球的自貿區網絡。
中國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堅持打開國門搞建設,這是中國基於自身發展需要作出的戰略選擇。儘管國際環境中有各種因素變化,我們都將堅定地維護多邊貿易體制,與各方攜手共同推動經濟全球化和貿易自由化,實現互利共贏、共同發展。 (記者 常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