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民眾看大陸:看別人努力 方知自己腳步太小
台灣《旺報》23日刊登台灣逢甲大學學生林姿慧的文章稱,有的台灣年輕人説對大陸沒有興趣,但她很慶倖自己沒有逃避去了解,這群在大陸、卻與自己講著相同語言的人們,因為看過別人的努力才能知道自己腳步太小、深度太淺。(中新網11月23日電 )
文章摘編如下:
立足台灣,從台灣的角度出發,在彼岸的大陸從何時已經慢慢地進入我們的生活中,Made in china繡在我們的衣服上,《中國好聲音》的台灣素人從大陸紅回台灣。
大陸游客一批批的來臺旅遊,也能自行規劃旅行,在旅遊景區可説是隨處都能看見來自大陸的遊客。
在高中以前我就聽説過大陸的高考,考生們每天埋頭苦讀,據説能背完整本漢語辭典、百萬選一的榜首人才在大陸比比皆是,這些“神人”般的想像早已烙印在我們心中。
我在大學裏所接觸的陸生大多來自福建、浙江等沿海地區,他們的口音不像北方人那樣的濃厚,雖然是大陸腔但聽起來很溫柔且帶有江南味,這樣的口音在我們之中不顯突兀,時間久了甚至還帶點台灣腔。
我們班裏有個特別熱情的浙江女孩,她的談吐用詞豪邁不做作,相處起來特別融洽,貼心的是她總在買午飯時敲著我們的房門問:“要不要幫你們買飯啊!”在寒冷的冬天裏更顯溫暖。
大三的那年,我有幸到大陸去做短期的學習交換,用更真實的一面去窺探整個大陸。
在大學校園中,有許多值得我學習的榜樣。就拿一個清華大學醫學系的朋友來説,他是一位保送生,在高三那年就保上清華大學,同時也避掉大家最害怕的高考,但他是借由一連串的競賽才獲得這樣的“福利”。
他先在地方幾千人的考試中獲選,再經由省內考試晉陞到與全國精英競爭30個保送名額,發榜前天他們在飯店就能先接到名校搶人的電話。
聽完這個經歷,讓我們這群台灣學生感受到前所未有的競爭壓力,在台灣我們好像過得太安逸,使得這種競爭讓我們無法想像。
結束交換,我回到台灣馬上又參加了一次兩岸交流的活動,這次的陸生被活力與朝氣圍繞,與他們交流後我有了截然不同的感觸。他們拋下在大陸繁忙的課業來享受台灣的小清新時,我看見了那只曾為了考試而奮力寫字的手,向我展開友誼的雙翅。
台灣年輕人中很多人都説對大陸沒有興趣,但我很慶倖,我沒有逃避去了解這群在大陸、卻與我們講著相同語言的人們,因為看過別人的努力才能知道自己腳步太小、深度太淺,我們可以不認同他們的觀點,但不能拒絕去溝通。
我們居住在舒適的台灣,但你知道在對岸有多少的人,更努力地想過更好的生活嗎?我們是不是也應該開始努力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