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台海觀察 2019兩岸展望

編輯:何婧|2019-01-18|來源: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海峽飛虹專稿

回首2018,兩岸關係克難前行,在融合發展方面又取得了新的進展。回首2018,台灣島內民心思變,島內“九合一“選舉翻轉藍綠政治板塊,民進黨在上臺執政的第一任期的期中選舉慘敗,創造了台灣政壇的新記錄。回首2018,涉臺外部因素發生大幅度量變甚至局部質變,美國繼續用立法方式直接干涉兩岸關係,給未來的兩岸關係投入了不安的定數。

 

一、同等待遇推進  融合發展有成

 

2018年,大陸繼續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對臺工作的重要論述,繼續推進惠及台灣同胞的政策措施。春節剛過,兩會之前,大陸隆重出臺了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31條措施“。一年來,大陸24個省區市及所轄縣市共65個地方推出具體落實措施,全面細化“31條措施”的相關規定。2018年,大陸推行台灣居民身份證制度,切實解決在陸臺胞工作、生活、學習中的難事。2018年,大陸實現了向金門供水,取消了台灣居民就業許可證,在為台灣同胞、台灣企業提供同等待遇方面做出了新舉措,有力地推進了兩岸同胞的經濟、社會融合。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2018年9月1日上午,多名在大陸工作、學習的台灣同胞來到杭州市公安局拱墅區分局米市巷派出所,申請辦理港澳臺居民居住證

 

2018年9月1日上午,多名在杭州工作、學習的台灣同胞來到杭州市公安局拱墅區分局米市巷派出所,申請辦理港澳臺居民居住證(資料圖)

 

在兩岸官方交流中斷的情況下,大陸不忘初心,繼續為台灣同胞謀福祉,為兩岸人民謀幸福,兩岸經濟合作和各項交流不斷深化,兩岸經貿往來日益密切,來大陸發展的台灣同胞越來越多,台灣赴大陸的“首來族”達到40萬人之多,報考大陸高校的台灣學子成倍增長。兩岸民眾的民間往來互動在反對“台獨“,推進兩岸民眾的相互了解、理解和融合方面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兩岸民眾往來的密切,兩岸經貿文化交流的深入,對島內民眾認清兩岸關係的形勢,衝破台灣當局“綠色恐怖”的威懾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島內民心思變  台灣政局驟變

 

自2016年重新上臺執政以來,民進黨攜第一次島內全面執政的傲慢,打著所謂改革的名義四面出擊,島內諸多階層民眾的利益受損:軍公教退休人員退休金減少,“一例一休”引發島內民眾反彈,相關粗暴措施損害了島內地方派系的利益,“拔管”引發了知識分子的強烈抗議並引發“新五四運動”,冷對抗的兩岸關係使得島內農漁民的利益和觀光業者等諸多行業諸多階層企業和民眾的利益受損……不勝枚舉的種種施政行為引發了島內民眾的不滿,民心思變,民心求變,民心在選舉中將“變”轉化為現實。

 

2018年“九合一“選舉是島內涉及面最廣、縱深度最強、動員人數最多的縣市到村裏級別的地方選舉。在此次選舉中,高高在上的民進黨慘敗,22個縣市中,民進黨只守住6縣市,國民黨拿下15個縣市,認同“兩岸一家親”的無黨籍候選人柯文哲拿下台北市。縣市議長選舉中,民進黨更是兵敗如山倒,國民黨囊括19席議長,無黨籍贏得2席,民進黨只有嘉義縣一席入賬。在選舉過程中,藍營候選人旗幟鮮明地提出在“九二共識“的共同政治基礎上,“貨賣得出去,人進的來”,推進兩岸經貿文化交流,全面改善民生,並最終得到了民眾的選票認同。更有甚者,此次選舉民進黨當局採取了所謂“公投”綁選舉的政策,民進黨主張的“東京奧運正名公投“被選民否決,民進黨推進“台獨”的主張被台灣民眾打了一記響亮的耳光。選民用選票教訓了民進黨,但是民進黨仍然不思悔改,不見其有任何反省措施和實質性人事調整。如果民進黨繼續其執政的傲慢,2020年恐面臨選民更重的教訓。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九合一

 

2018年“九合一“選舉中,民進黨被台灣民眾狠狠地打了一記耳光(資料圖)

 

三、美國涉臺增加法案 涉外因素更加複雜

 

自特朗普上臺以來,美國利用涉臺法案干涉兩岸關係的力度進一步加大。在中國全國人大開會修改憲法、通過一系列重要決議的同時,美國趁火打劫,通過了“台灣旅行法”(中文譯為“與台灣交往法”),為美臺高級官員訪問台灣做了法案上的規定。2018年12月31日,特朗普在這一年的最後一天簽署了《亞洲再保證倡議法》,其中許多涉及兩岸關係的條款,法案延續了以往的論調,在“對臺承諾”(SEC209)條款中規定要支持美臺之間更緊密的政治、經濟和安全關係,規定要履行包括《與台灣關係法》、“中美三個聯合公報”和對臺“六項保證”等承諾,還提出要建立對臺軍售的定期機制,推進高級別人員訪問台灣等。 

 

從2019年開始,美國國內法中就形成了《與台灣關係法》、“與台灣交往法“、《亞洲再倡議保證法》這樣一整套涉臺法,這些法的條文雖然內容寬泛、新意不多,但是從中可以看出美國在對臺政策方面出現了越來越大的變化。其中,挑戰“一個中國”政策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的相關規定的趨勢在增強,打“台灣牌”遏制中國大陸、阻礙大陸主導的統一進程的實際行為在推進。這些都是2019年台灣涉外因素的不確定性的隱憂。從美國這幾部涉臺法律可以看出,2019年存在著美臺拉抬政治交流層級、提升美臺軍事交流層次、增加對臺軍售、美艦以人道主義或其他非軍事原因停靠台灣軍港等各種可能挑動兩岸關係底線的偶然性事件。如果中美溝通不暢,産生誤判,中美在台灣問題上將面臨著嚴峻的考驗。畢竟,台灣是中國的核心利益,沒有任何妥協的餘地。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中美就台灣問題的博弈正在悄然展開(資料圖)

 

中美就台灣問題的博弈正在悄然展開(資料圖)

 

2019年,日本新天皇即位,日本政府的官方政策和非官方措施如何也值得進一步觀察。

 

四、台灣兩大選舉將至  兩岸危與機並存

 

選舉是台灣島內政黨和政客重新爭奪權力和分配利益的主要方式,也是台灣政治生活的核心。2020年是台灣當局領導人和台灣民意代表的選舉年,島內政黨和政客將圍繞著如何爭奪選民支持、如何爭取外部勢力支持、如何爭取黨內勢力的支持的目的而闡述兩岸論述,制定兩岸政策。

 

2019年1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發表了涉臺“1.2講話”,在兩岸、島內和國際社會引發強烈反響,必將在國家統一進程中,也必將在2019年兩岸關係中發揮引領作用。不難預料,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將發揮“照妖鏡”的作用,島內各種政治勢力都將在這一重要講話的照耀下顯出原形。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 1月2日,《告台灣同胞書》發表40週年紀念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 新華社記者 龐興雷 攝

 

2019年1月2日,《告台灣同胞書》發表40週年紀念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新華社記者 龐興雷 攝)

 

2019年民進黨當局的島內政策還未見調整的跡象,因此,民進黨為了贏得選舉,將採取怎樣的兩岸論述、是否挑戰兩岸關係的底線值得關注。國民黨內能否實現團結,實現勢力的重新整合,推出選民認同的兩岸政策和島內政策值得關注。柯文哲等白色力量是否投入台灣當局領導人選舉,將在兩岸中採取怎樣的論述,在涉臺外部因素中發揮怎樣的作用值得關注。圍繞選舉,繞不開的議題就是“統一”與“台獨”的爭論、“九二共識”內涵的爭吵、台灣要不要“一國兩制”的站隊。台灣島內也將在這一系列的選舉博弈中進入2020。這其中,機遇與挑戰並存,危機與發展同在。把握好機遇,繼續充分發揮大陸對兩岸關係的主導權和主動權,就能進一步推進國家統一進程。

 

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週年,是《告台灣同胞書》發表40週年,也是和平統一方針提出40週年。在這樣一個關鍵的時間節點上,把握機遇,砥礪奮進,迎難而上,因勢利導,將兩岸關係的主導權抓得更牢,將兩岸關係的主導權運用得更好,將祖國和平統一的進程推進得更風滿帆揚,國家統一和民族復興的目標就會離我們越來越清晰。

 

                                    (作者為本網特約評論員朱松嶺,北京聯合大學台灣研究院兩岸研究所所長。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國際觀察:2019,這9場選舉值得關注

2019-01-08
展開全文

【臺海紀事】共謀發展

2018-12-31
展開全文

島內民調顯示:六成民眾不滿民進黨當局大陸政策

2019-01-18
展開全文

朱立倫:兩岸交流很重要 各政黨都應持此立場

2019-01-18
展開全文

助力兩岸同胞共圓中國夢

2019-01-18
展開全文

劉結一主任在安徽走訪調研並慰問臺胞

2019-01-18
展開全文

王金平回應選台灣地區領導人:若有機會,4年就好

2019-01-18
展開全文

《告台灣同胞書》指出的國際社會一個中國格局愈益鞏固

2019-01-18
展開全文

台灣學者:大陸市場難被取代 應正面看待大陸惠臺措施

2018-11-09
展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