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銳評:中國營商環境再升級 全球“創投熱土”更具引力
中國政府在最近提請最高權力機關——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審議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將“激發市場主體活力,著力優化營商環境”列為政府十大任務之一。在國際貿易關係複雜多變、中國轉向經濟高品質發展的背景下,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不僅有利於提升中國經濟活力與競爭力,對全球投資者來説也是個巨大利好。
在中國官方文件中,營商環境包括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高效廉潔的政務環境、公正透明的法律政策環境和開放包容的人文環境等四方面內容。中共十八大以來,中國採取了一系列減稅降費、簡政放權、優化服務等改革舉措,營商環境有了顯著改善。世界銀行去年10月發佈的《營商環境報告》將中國在全球排名由78位提至46位,一舉躍升了32位,認為中國相關領域改革“令人驚嘆地快速且有效”。
面對今年更複雜更嚴峻的發展環境,中國仍將採取一系列新舉措持續升級營商環境,以改革開放的實際行動迎接已知或未知的挑戰。比如,中國已承諾進一步縮減市場準入負面清單,最大限度簡化申批事項、“讓企業多用時間跑市場、少費功夫跑審批”,以及實施近2萬億元的減稅降費計劃等。尤其值得關注的是,中國承諾要“按照競爭中性原則,在要素獲取、準入許可、經營運行、政府採購和招投標等方面,對各類所有制企業平等對待”,以營造內外資企業一視同仁、公平競爭的公正市場環境。
處理好政府與市場關係,放寬市場準入,加強公正監管,打造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是中國政府今年的硬任務之一,因為只要市場主體有活力,就能頂住經濟下行的壓力。為此,中國今年將建立政務服務的“好差評”制度,對監管者要“強監管、立規矩”、著力構建親近且清廉的新型政商關係、健全政府與企業的溝通機制等,使政府既要積極幫助企業解決問題,又能守住權力的底線;讓企業家安心搞經營、放心辦企業。
在法治化方面,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對“加快與國際通行經貿規則對接,提高政策透明度和執行一致性”的認知更加緊迫。提請本次中國人代會審議的《外商投資法》草案,已明確規定保護外國投資者和外商投資企業的知識産權,不得利用行政手段強制轉讓技術,這必將消除所有在華外資企業發展的隱患和顧慮。此外,中國還準備繼續縮減外資準入負面清單、允許更多領域實行外資獨資經營、完善債券市場開放政策……無疑,這些措施會令外界更深地感受中國政府開放市場和完善營商環境的強烈意願。
營商環境越改善,越多的人流、物流和資金流就會被吸引過來,特別是外商投資活躍的程度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營商環境的重要指標。在去年全球外國直接投資整體下降的背景下,中國吸引外資卻逆勢上揚,再創歷史新高:全年實際使用外國直接投資達1350億美元(不含銀行、證券、保險領域),增長3%;新設立外資企業增長將近70%。這從一個側面説明,中國之所以繼續成為全球創業投資熱土,不僅是因為擁有近14億人口這一巨大市場“硬體”,也因為有營商環境持續升級這一發展“軟體”。
據官方披露,今年中國還將對外資採取“負面清單加正面鼓勵,準入前國民待遇加準入後國民待遇”措施:除進一步縮減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外,還將發佈新的《鼓勵外商投資産業目錄》,擴大鼓勵外商投資的範圍;在市場準入方面,確保內外資標準一致,對外資實行準入前國民待遇,在政府採購、標準制定、産業政策、科技政策、資質許可、註冊登記、上市融資等方面給予外資公平待遇,也就是實行準入後的國民待遇。此外,中國對新能源、先進製造及石化、電子信息等領域的重大外資項目,還將給予用地、用海、用能、規劃等支持,加快環評審批進度,進一步提高投資便利化水準。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認為,營商環境只有更好,沒有最好。作為全球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的營商環境與國際一流水準的營商環境相比仍有不小差距。為此,中國仍須進一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據悉,中國政府今年有意賦予自貿試驗區更大改革創新自主權,支持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新技術産業區和新區開展自貿試驗區相關改革試點。這些舉措將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更大力度地激發包括外資在內的市場活力和創造力,推進中國與世界經濟更緊密的融合。中國這片全球創投熱土,未來將更具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