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媒呼籲:抓住機遇 勿錯失大陸擴大金融開放良機
台灣《旺報》近日發表社評稱,大陸以開放促改革,將成為全球資本市場歷史上最重大、最令人期待的變化之一。在兩岸融合發展背景下,對台灣來説挑戰與機遇並存,應當發揮優勢、抓住機遇。
文章摘編如下:
以“堅持擴大開放,促進合作共贏”為主題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9年會,日前在北京舉行,金融業擴大開放成為焦點。大陸“一行三會”(人民銀行、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皆給出了明確的開放信號,大陸金融業開放的寬度與深度均將加大。
實際上,自2018年博鰲亞洲論壇確定擴大金融市場開放後,相關政策的落地效率明顯提高。2019年新年至今已有信用評級市場開放、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準入條件和投資範圍放寬、“熊貓債”發行指引發佈、《外商投資法》表決通過。
各地亦在抓緊行動,廣州提出設立粵港澳大灣區國際商業銀行,上海提出加快全球資産管理中心建設,北京銀行于近日宣佈,與荷蘭國際集團全資子公司ING Bank N.V成立大陸首家外資持股比超過50%、絕對控股的合資銀行。
金融業對外開放,契合大陸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經濟轉型升級的目標,大陸以開放促改革,將成為全球資本市場歷史上最重大、最令人期待的變化之一。
而這對台灣的影響是多重的。一方面市場開放更為充分、競爭更為公平,臺企在大陸發展的整體環境優化、機遇增多;另一方面,外資享有充分的“國民待遇”,與台資的競爭將更為激烈,臺商若不強化競爭力,營運將如逆水行舟。可以判斷的是,內外資一視同仁將成趨勢,特殊化安排會減少。
當然,在兩岸融合發展背景下,台資在大陸對外開放格局中的優先地位不會改變,各地會延續《惠臺31條》精神繼續出臺便利措施。對台灣來説挑戰與機遇並存,應當發揮優勢、抓住機遇。
掌握機遇,一是赴陸佈局,擴大金融業務量。2018年台灣銀行業在大陸獲利大幅增長,遠高於其他地區。登陸限制減少意味著金融業業務空間的擴大。
從服務對象來看,臺企、陸企和外企皆可以成為台灣金融業的服務對象。大陸居民的高儲蓄率以及對理財産品的需求,台灣金融業可發揮産品豐富、創新快的優勢。
從服務領域來看,銀行、保險、證券、信託行業,台灣均可延伸業務。
從地域上來看,除了沿海,內陸廣袤區域是台灣金融業可進一步拓圍的空間。大陸的重大國家戰略,比如粵港澳大灣區、海南自貿港建設等,台灣金融業也可參與其中。
二是善用點對點模式,拓展兩岸金融機構合作。兩岸金融合作的最佳途徑當然是兩岸官方形成框架性制度安排,在當前兩岸政治環境下,可以先用點對點的模式──企業對企業、地方對地方來推進合作。
兩岸有意願的銀行可以多開闔資銀行。昆山試驗區近些年在兩岸金融合作創新方面,積累了大量可行經驗,可進一步推廣。
兩岸還可以共同培育金融業人才、共探防範金融風險的路徑。台灣資本市場雖較大陸小,但自由化、市場化、國際化水準較高,擁有眾多受過西方教育和國際投行工作經驗的管理人才,可以赴大陸從業、交流,創造個人與社會價值。
此外,大陸高層及業界格外關注金融監管,台灣金融業的風控機制較為完善,兩岸金融生態較西方也有更多共同點,兩岸可以在風險分析、技術創新、機制設定、路徑選擇上,共探可行的監管之路。
三是共同開拓“一帶一路”第三方市場。2019年大陸政府工作報告論述“一帶一路”時,首提“拓展第三方市場合作”。這是大陸首創的國際合作新模式,將大陸的優勢産能、發達國家或地區的先進技術,和廣大發展中國家的發展需求有效對接,實現1+1+1大於3的效果。
台灣的金融服務、法律服務優勢,與大陸的基建實力相組合,恰恰取長補短。“一帶一路”涉及的地域範圍非常廣泛,市場廣闊,同時伴隨著風險,台灣金融業與大陸合作可有效減少風險,借大陸走向世界。尤其在東南亞領域,臺商深耕多年,熟悉在地情況,“新南向”正後勁不足,兩岸可在此思量如何共贏。
兩岸金融合作的必要性和緊迫性都在提升,而現實情況是,兩岸金融合作程度與這一需求和廣闊前景不相匹配。首要原因是政治障礙,民進黨當局以政治至上和安全第一為由,限制兩岸金融合作,不認“九二共識”致兩岸金融交流機制停擺,非常可惜。機不可失,臺當局不給力,只能靠業者多多加油,自求多福。中新網4月2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