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亮勝:以港情牽臺情 青年人要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編輯:左妍冰|2019-04-22 10:47:43|來源:央廣網

近日,香港梅州社團總會在廣東梅州繼續開展“尋找家鄉故事”訪問交流之旅。活動行進中,此次交流團團長,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副主任、香港梅州社團總會主席梁亮勝先生接受了央廣記者的專訪。

 

梁亮勝:以港情牽臺情 青年人要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記者:您在此前的活動致辭中鼓勵香港年輕人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請問您所了解到的香港年輕人到內地來創業就業的多嗎?

 

梁亮勝:從比例上來説,就創業這方面,香港年輕人到內地來的人還不算多,但也不乏到內地來創業、工作已經很成功的。所以我是希望有更多的香港年輕人到內地來了解我們的國家,了解我們的家鄉,希望他們對我們的國家産生更深的感情,因為這樣對他們未來的發展是有利的。

 

記者:您覺得粵港澳大灣區的規劃建設給年輕人帶來哪些機遇?

 

梁亮勝:當今世界上其他國家想跟中國搞好關係,想跟中國合作,已然是一個世界潮流。如果我們年輕人對我們自己的祖國不了解的話,那必定是一個損失。香港的未來寄託在年輕人的身上,做好香港年輕人的工作,其實也是做好我們香港未來的工作,所以我覺得我們作為愛國愛港社團的一份子,我們有義務共同來做這份工作,將我們香港的年輕人,更多的團結在我們的周圍,能夠讓他們更多地了解國家,了解家鄉。

 

記者: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可以説是“一國兩制”下,港澳跟內地合作的一種模式,今年初,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告台灣同胞書》四十週年的講話中指出,歡迎台灣青年到大陸來追夢、築夢、圓夢,您對香港年輕人到內地,包括台灣青年到大陸來就業創業有何建議?

 

梁亮勝:香港畢竟是一個城市,對於香港的年輕人來説,粵港澳大灣區這個發展的平臺大很多,而且在大灣區裏的産業遠遠多過香港。香港的優勢主要是在金融業、服務業方面,所以在科研發展上,在實業發展上,一定是大灣區其他幾個市比香港更強,所以我相信大灣區的整體發展規劃的推進發展會給予香港年輕人很多的發展機會,我也希望香港年輕人多跟我們內地的年輕企業家交往,所以我們成立了一個團體,叫做大灣區青年聯盟,就是希望將我們的年輕人跟內地九個市的青年企業家形成一個溝通聯絡的平臺,使他們在互相的交往交流過程中互相學習,這對他們未來事業的發展都有好處。

 

其實大灣區規劃建設的推進,香港的年輕人同內地的年輕人、同內地各項産業的聯繫溝通,香港的年輕人可以在大灣區內得到發展,這些實際上對台灣是一個示範作用,它對台灣的年輕人能起到帶動影響的作用。實際上現在台灣的産業也是比較局限的,他們也需要一個發展的平臺。如果大灣區這個示範做得好,説不定還會通過香港的年輕人帶動台灣的年輕人進入大灣區共同發展。

 

至於對年輕人的建議,首先,最基本的,我覺得要有對我們國家的認同,要對自己家鄉的認同。只要産生了這個感情,那麼以後做任何事情,都不會只站在自己的立場去思考。當他的感情融入了國家,融入了家鄉,融入了大灣區以後,他的眼界會更開闊,他的思維會打開。第二,年輕人可以在大灣區裏接觸更多的人,接觸更多的産業來尋找他自己發展的機遇。香港也是大灣區的一部分,年輕人除了在香港找到自己的定位,再進入大灣區,進入“9+2”,他們能夠找到更加廣闊的發展平臺。

 

記  者:您認為在促進台灣青年人了解祖國、認同祖國這方面,香港社團可以發揮哪些影響和作用?

 

梁亮勝:民間的交往實際上我們長期都在做,而且在我們的團體裏,我們鼓勵年輕人參與到港臺青年促進會這樣的組織裏,我們希望香港的年輕人與台灣的年輕人多多交往。希望香港人在“一國兩制”下的成功經驗傳遞給台灣的年輕人,我覺得這才是長遠的。相互交往、相互影響是一個很好的方式。我們都有組織社團去台灣進行互相訪問,這種方式也是在加強兩地交往的同時,將我們內地的一些發展,人與人之間的感情,進行更多的溝通交流。我覺得這是最重要的,不單是經濟的回歸,更重要的是人心回歸。而人心的回歸,無外乎就是將人與人之間的感情溝通、連接起來,所以我們的社團也一直在做這方面的工作。

 

記者:今年是香港回歸的第22年,您認為“一國兩制”的優越性體現在哪些方面?

 

梁亮勝:我們中國經過四十年的改革開放,整個社會經濟、方方面面已經得到非常大的發展,産生了巨大的變化,這麼大的祖國,一個這麼大的市場、這麼大的基礎,這是香港最大的靠山,這是最重要的。第二,有中央政府的支持,給了這麼多好的政策,才使得香港這些年有這麼好的發展,你看現在“一帶一路”的推進,港珠澳大橋的開通,高鐵的開通,大灣區的推進,未來還有“深中”通道的拉通,香港的服務業可以進入內地發展等等,總之一系列的優惠政策,使得香港在這些年始終保持世界上最好營商環境的城市、最具競爭力的城市,這是非常難得的。而這最重要的就是國家的支持,有整個中國的市場,才使得香港有這麼好的發展。我覺得“一國兩制”帶給香港的不單只是經濟上的,甚至在大家的思想上、精神面貌上,都有非常大的助益。央廣網4月21日消息(記者 曾萍 張鈞皓)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