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下“不反對交流”假面 民進黨當局收窄兩岸政策
台灣行政機構“民政部”近期發佈的一段短片引起討論,片中警告全臺村裡長——赴大陸交流時若簽署協議、將“給你一張50萬(新台幣)的罰款(單)”。
再次執政未滿3年,民進黨當局阻遏兩岸往來的舉措越發不加掩飾。
同樣是該部門,今年3月才對兩位在大陸廈門海滄區擔任社區主任助理的台灣人士開出新台幣10萬元的罰單;並警告稱,正調查其他個案,擔任同樣工作的台灣人士應主動離任。
讓民進黨當局大動干戈的社區居委會、村委會,在大陸屬於基層自治組織。目前已有60多名台灣青年與廈門當地企業簽訂勞動合同,擔任服務市民、村民的社區主任助理工作。接到處罰通知的當事人之一、海滄未來海岸社區主任助理符坤龍表示,將通過行政訴訟維護權益,這不僅是為自己,更是為了“西進大陸”發展的台灣青年。
民進黨2016年重新執政以來一直聲稱不反對兩岸民間交流,如今不惜拉下臉、威嚇直接服務基層的村裡長與苦尋職業出路的青年群體,所為何來?
留心臺海情勢的觀察家多已注意到,民進黨內的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初選膠著,“持續升高兩岸對抗”儼然成為角逐者召喚支持者的“救心丹”;為在初選中勝出,不惜對兩岸事務撂狠話;至於政局穩定、經貿維繫、民眾福祉,已無暇顧及。
只是,初選過關的民進黨籍候選人仍需面對全體台灣民眾,臺海緊張、經濟停滯、低薪過勞,未見得符合各方期待。去年底“九合一”選舉,台灣藍綠政黨縣市執政版圖一夕翻轉、昭示民心向背,一度震撼民進黨上下,但外界沒看到多少實質檢討、調整。相反,給兩岸往來設定門檻的新聞頻頻出現,民進黨當局如以製造兩岸緊張來強化敵對情緒、鞏固基本盤,無疑是火中取栗。
況且,近來多項民意調查都顯示,民眾並不支持民進黨走這條窄路。例如,立場傾綠的《美麗島電子報》,今年4月公佈一項專門面向網民的兩岸關係民調已有出乎預料的發現——相較于不使用社群媒體的民眾,台灣網民在兩岸交流中更偏重於維持兩岸經貿發展。
這項調查發現,相較于不使用社交媒體的民眾,輕度、中度及重度使用者均認為維持兩岸經貿發展重於所謂“維護主權”,社交媒體使用程度和支持兩岸經貿發展有明顯正相關。相關結論顛覆了長時間以來“民進黨和時代力量善於經營新媒體,台灣網民一般來説兩岸傾向偏綠”的假設。
台灣多位專家結合這項調查,探討了“理性經濟選民”的崛起,並認為當前以青壯年為主的社會群體更傾向於“以利害計算評量兩岸政策選項”,不想自外于中國大陸的市場和機會。
清華大學台灣研究院教授巫永平4月發表專文《從非理性到理性:台灣選民的世代變化及其政治後果》,討論了相近的議題。以決定政治態度和投票行為的因素差異來界定理性和非理性,他認為,台灣選民的理性和非理性是由其所生活的時代所塑造,大體而言,60歲以上多為非理性選民,30歲以下多為理性選民;隨著時間推移,理性選民佔台灣總人口的比例會越來越高,當前已進入從非理性選民到理性選民的交替、逐漸轉換的過程。
民進黨當局不會看不到這樣的民意變動,但選舉近在眼前,台灣民間希望其儘快改弦易轍的呼籲只是再度陷於“狗吠火車”的徒勞。
在廈門擔任社區主任助理的青年中,不止一位在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民進黨是在逼青年出走。他們“西進”,不只是找一條出路,更在為社區治理和文化保護盡力的過程中找到榮耀,“不然我們未來乾脆就紮根大陸”。
兩岸恢復交流往來40年,其中積累的不只是有兩岸一家的認同,更增加理性的生涯選擇。民進黨需慎對這一趨勢,否則,持續地傷害民眾福祉,勢必再次遭遇民意的教訓。(中新社北京5月12日電 記者 劉舒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