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能源署報告:全球運行中的核反應爐達452座

編輯:母曼曄|2019-05-28 16:08:29|來源:新華網

總部位於法國巴黎的國際能源署28日發佈《清潔能源系統中的核能》報告顯示,截至2019年5月,全球運行中的核反應爐總計452座,分佈在30多個國家,另有54座正在建設中。

 

報告説,核電發展越來越集中在發展中國家,正在建設的核反應爐中有40座位於中國、印度等國。相比之下,發達經濟體的核能發展乏力,這對未來全球能源安全和實現氣候目標構成威脅。

 

核能是目前全球第二大低碳電力來源,僅次於水電。數據顯示,1971年至2018年間,核能為全球提供了約7.6萬太瓦時(1太瓦時等於10億千瓦時)的零排放電力,是風能和太陽能發電量總和的10倍以上,減少二氧化碳排放630億噸。

 

但近年來,核電佔全球電力供應量的比重處於下降水準,從20世紀90年代中期18%左右的峰值下降到2018年的10%。儘管近年來太陽能和風能發電量大幅增長,但2018年低碳能源在總電力供應中的份額為36%,與20年前持平。換言之,過去20年核電貢獻下降8個百分點,完全抵消了其他可再生能源份額的增長。

 

報告認為,這主要是由於發達經濟體出於安全、經濟等方面的考量,新建核反應爐不足,而現有核反應爐普遍面臨老化、關閉等問題。對於除日本和韓國外的其他發達經濟體而言,近90%的核反應爐已使用超過30年。報告預測,如果不在核電發展方面採取行動,到2025年,發達經濟體核電産能將下降25%,到2040年時,下降幅度更將高達三分之二。

 

相比之下,在發展中國家,大多數核反應爐運行年數不到20年。通常,核電站的設計使用年限為40年,不過,經工程評估後許多核電站可以安全運行更長時間。

 

國際能源署在報告中建議各方,在核能發展領域確保現有核電站安全運行,支持和投資建設新的核電站,鼓勵發展新的核技術,例如通過建設小型模組化反應堆等來降低發電成本。(新華社巴黎電 記者陳晨)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