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麗70年 奮鬥新時代·中英街:一街兩制 共融共生
央視網消息:在香港和深圳山水相連的沙頭角邊境古鎮有條小街,長不過250米,寬不足4米,它就是著名的“中英街”。“一街兩制”的特色,優先開放的地理優勢,使它成為全國著名的購物天堂,最高峰時每天能吸引10萬遊客,而中英街的變遷也跟國家發展緊密相連。
早上八點,這個位於深圳東南方角落的一條小街道,開始迎來它熱鬧的一天。
不過現在大家所説的中英街,並不是特指這條街道,而是整個面積約0.51平方公里的邊境管理區,其中內地管轄0.18平方公里,香港管轄0.33平方公里。
中英街所在的沙頭角地區,是當地居民出海打漁的地方,大家世代生活在一起。19世紀末,英國強租香港,沙頭角的土地和居民被分成兩部分,中英雙方以界碑為界實行分治。上世紀50年代初,中英街被列為邊防禁區,人員往來必須辦理通行證。
改革開放前,中英街的兩邊,居民生活水準存在很大的差距。
深圳經濟特區設立後,中英街因為毗鄰香港又有免稅政策,街上商品從香皂、尼龍塑膠到黃金珠寶無所不有,與內地市場相比,種類豐富、差價很大,由此吸引了全國各地遊客。250米長的小街,每天都要擠進好幾萬人次的遊客。中英街歷史博物館提供的資料顯示,僅1988年5月至10月,中英街黃金裝飾品的銷售量就達到5噸,金額6.5億港元。
在中英街開了40年店的香港居民李關送,見證了遊客挑著擔子來買絲襪的場景。 一街兩制、貿易繁榮,讓中英街聞名全國。很多來的遊客,不僅僅是為了購物,更是為了見“世面”。
家住山西的秦建民,年輕時就夢想著到中英街來看看,現在退休了,終於帶著孫子來完成了心願。 隨著國家對外開放程度越來越高,國家經濟飛速發展,中英街的窗口功能就逐漸失去了,衰退不可避免,最低時這裡每天的客流量只有千余人。
如今,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帶動下,見證百年滄桑的中英街再度迎來歷史性的發展機遇,這裡將建設成為粵港國際旅遊消費合作區。
目前,鹽田區正在通過深化深港合作,促進中英街向高端化、國際化轉型,增強對國際國內遊客吸引力,真正打造國際旅遊消費中心。同時,鹽田正探索提高免稅購物限額、放寬進出和停留時限等政策措施,促進中英街再創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