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代友好薪火相傳——中俄友誼“老友記”與“新生代”
70年櫛風沐雨,70年砥礪前行。中俄建交70年來,中俄友誼之根深扎大地,中俄友誼之樹枝繁葉茂。
在幾代人的共同努力下,中俄友誼歷久彌新。在新的歷史時期,中俄世代友好事業薪火相傳,後繼有人。
中俄關係“老友記”
“當我請他為我的著作《畫説宋詞》(漢俄對照版)作序時,他欣然答應。”中國公共外交協會專門委員會委員姚培生非常感謝自己的老朋友安德烈·傑尼索夫。
74歲的姚培生是一名老外交官,上世紀70年代起在中國駐蘇聯使館工作。同一時期,現任俄羅斯駐華大使傑尼索夫在蘇聯駐華使館擔任經貿代表。
兩位外交官第一次見面是在北京。上世紀80年代初,中俄兩國決定在黑龍江界河合作修壩防洪。當時已回國內工作的姚培生將一份合作草案交給傑尼索夫。此後,兩人的友誼延續至今。上世紀90年代,一名中國外交官在莫斯科見到在俄外交部任職的傑尼索夫時,後者用中文寫下姚培生等老朋友的名字,打聽他們的近況。
作為外交一線的親歷者,姚培生和傑尼索夫不僅見證了中蘇關係正常化,也見證了中俄關係定位不斷提升、雙邊合作不斷邁上新臺階。
2018年,姚培生和俄羅斯漢學家一起將《念奴嬌·赤壁懷古》等100余首宋詞翻譯成俄文出版,得到了老友傑尼索夫的大力支持。傑尼索夫也是中國文化愛好者,尤喜唐詩宋詞,這從他為《畫説宋詞》(漢俄對照版)寫的序中可見一斑。
“他寫的序用詞講究,行文優美,體現了對宋詞的獨到感悟。在俄羅斯駐華使館工作人員的婚禮上,他還把我的書作為賀禮送給新人。”姚培生説。
不久前,俄駐華使館舉行《世代友好——紀念中俄建交70週年文集》發佈會,姚培生也應邀出席。發佈會上,傑尼索夫深情回憶了中俄幾代外交官為推動兩國關係發展所做的努力。他本人1973年首次駐華以來,已前後在華工作17年,親歷了中國的巨大變化和中俄關係的快速發展。
傑尼索夫向姚培生等老友們表示,能在駐華大使任上迎來新中國成立70週年和中俄建交70週年,感到無比幸運。中俄外交官的情誼在兩國關係發展史上留下了諸多佳話。“我們志同道合,都致力於中俄世代友好。對我來説,中國已成為我生命的一部分,而對我的中國朋友來説,俄羅斯也成為了他們生命的一部分。”
中俄友誼“新生代”
“我來四川大學留學,不僅因為川大很優秀,更重要的是這裡是我好朋友的家鄉。”22歲的俄羅斯大學生米哈伊爾·沙巴瓦諾夫説。
米哈伊爾的中國好友叫席浚斐。4年前,他倆在符拉迪沃斯托克的俄羅斯遠東聯邦大學相識,因為專業相同,而米哈伊爾熱愛中文,兩人很快成為好友。
席浚斐來自四川省北川。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發生後,席浚斐和其他一些災區兒童在符拉迪沃斯托克的“海洋”全俄兒童中心療養了21天,感受到俄羅斯人的溫暖和善良。2014年,席浚斐重返俄羅斯,來到遠東聯邦大學留學。這所大學距離“海洋”中心只有一小時車程。
在席浚斐看來,米哈伊爾學習非常刻苦,僅僅學了一年多中文,就在“漢語橋”比賽中取得優異成績,並獲得去中國留學的獎學金。而在米哈伊爾眼裏,席浚斐樂觀堅強,雖然經歷地震大災,仍保持著積極陽光的心態。
“他具有戰鬥精神,就像戰鬥民族一樣。”米哈伊爾知道“戰鬥民族”是中國人對俄羅斯人的“愛稱”。
2018年,米哈伊爾從俄羅斯媒體上讀到了好友的“漂流瓶故事”,深受感動。
席浚斐結束療養離開“海洋”中心時將一個寫有心願和祝福的漂流瓶投入大海,4個月後這個漂流瓶被“海洋”中心工作人員撿到。6年後,他實現了其中一個心願,來到俄羅斯讀書。2018年9月,習近平主席在符拉迪沃斯托克出席第四屆東方經濟論壇全會期間,深情講述了這段傳奇故事,指出這是“本地區人民友好往來的生動例證”。
“這個奇妙的故事説明中俄兩國人民有奇妙的緣分,我們的友誼是上天註定的。”米哈伊爾説。
米哈伊爾本來可以選擇去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留學,但他最終來到了四川成都。來成都留學後,米哈伊爾喜歡上了川菜,也更加喜愛中國文化,“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最近我在看《唐詩三百首》,還有餘華的小説”。他打算留學結束前去好友的家鄉北川看看。
談到未來的職業規劃,這對好友都將推動中俄交流作為人生目標。米哈伊爾希望能當漢語老師或者研究中國的學者。席浚斐的理想則一如當年漂流瓶裏的許願:為中俄世代友好做貢獻,為中俄青少年交流搭建橋梁。(新華社電 記者孫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