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路兩岸:台灣青年紮根社區 服務居民
隨著大陸經濟社會的高速發展,兩岸交流合作的"觸角"不斷向最基層延伸,越來越多的臺胞來到大陸尋求發展,他們在服務大陸社區的同時,也帶來了台灣的社區管理經驗,從社區到鄉村都留下了他們探索與融合的足跡。
在廈門市湖裏區興隆社區的居民活動中心,來自金門的台灣社工張語真正細心地指導居民們製作手工藝品,兩年前,從金門大學社工係畢業後來到廈門大學讀研究生,因為喜歡與人交往,所以在去年1月份來到興隆社區做起了社工。
台灣社工 張語真:做一個對臺服務的項目,包含對臺胞的服務,還有社區的成年人,包含像婦女或者是老年人的一些服務。
張語真説,台灣因為社工薪資較低,大部分是由退休市民自發組織的,這讓很多想從事社工的年輕人望而卻步,而福建以極大的熱忱歡迎台灣社工,讓不少臺青選擇登陸,發揮一技之長。
台灣社工 張語真:比如説我們可以更專業化地,去發揮我們專業裏面的東西。
來自台灣高雄的陳薇安來廈門剛半年,作為社區志願者,每週三她都會到文安小學教孩子們閩南話,在陳薇安看來,社工的意義不僅僅在於勞力上的付出,更應該為文化傳承盡一份力。福建提出,推動台灣社工來閩參與基層社會事務,陳薇安也在積極地準備明年的社工資格證考試,希望可以早日成為一名合格的社工。
海峽兩岸社區營造工作坊志願者 陳薇安:那想説明年如果可以的話,就可以考考看社工資格證,,然後在不同的地區進行服務,就是把我們家的"人生以服務為目的"的精神傳承下去。
在福建,臺胞不僅可以參與社區建設管理,還可以投身鄉村振興建設。來自台灣雲林的臺胞宋經文,將台灣鄉村治理的經驗帶到了廈門海滄的鰲冠社區,一年的時間,通過改造社區書院,在社區書院開展各種類型的活動,讓村民的生活變得更加豐富多彩。(據臺海網轉載廈門廣電網消息)
在廈臺胞 宋經文:這個地方它原本是擺放祖先牌位的地方,那在我的強烈建議下,後來就安放了一個至聖先師孔子的像,因為這樣有一個孔子像在這個地方,等於説是夫子行教的一種氛圍。
宋經文還當起了村裏的播音員,讀一些自己改編的文史故事,豐富大家的鄉村生活。在宋經文看來,鄉村振興的重點應該是文化振興,包括挖掘村景村史等,他想通過自己的努力帶動更多臺胞一起來參與大陸的鄉村建設。
在廈臺胞 宋經文:他可能很多的是有那種理想與情懷,或者説讓一個鄉下的地方能夠變得更美好,他們都會有這樣的一種理念,然後給予他充分的支持,這一點我覺得會是能不能吸引更多台灣人才的關鍵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