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山海融通世界 貿易往來持續升溫
6700余名各國專業採購商、20余個有望簽約的合作項目、投資總額約1000億元人民幣……一組數據反映了首屆中國—中東歐國家博覽會的熱度。置身各個展區、隨著“17+1”朋友圈的不斷擴大,活動現場的氛圍也印證了商貿往來的持續升溫。産品升級、合作擴大、前景廣闊,中國和中東歐國家間的合作正在邁向更全方位和更深層次。
“17+1”:朋友圈越來越大
在今年的國家館區域一角,新搭建的希臘館格外引人關注。希臘館參展商利奧科斯説:“希臘紅酒大都是由幾十年的老葡萄藤産的葡萄釀製成的,乳香、草藥等利口酒風味也很獨特。相信中國市場會給我們帶來很大的商機。”
今年4月,希臘成為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的正式成員,“16+1”升級為“17+1”。
“這充分説明中國和中東歐國家合作已超越了簡單的地理範疇,成為開放包容、互利共贏的跨區域平臺,得到了歐洲國家的關注、支持和響應。”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副會長宋敬武説。
在寧波,這裡已經舉辦了四屆中國—中東歐國家投資博覽會,2018年中國—中東歐國家經貿合作示範區也正式落戶這裡。透過寧波這扇合作前沿的窗口,中國和中東歐國家貿易往來的規模也在不斷攀升。
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與中東歐16國貿易額為822億美元,較2011年增長55.4%。據不完全統計,中東歐國家在華投資超過15億美元,中國企業在中東歐國家投資逾100億美元,涉及機械製造、化工、金融、環保、物流、新能源等領域。
從傳統貿易到全面合作
除了琳琅滿目的各類酒品、有機健康的農副産品外,首屆中國—中東歐國家博覽會國家館中,高新科技産品也逐漸成為主角。
在捷克國家館,一架飛機在展區被不少採購商、個人買家詢價。據介紹,這架飛機生産商為捷克領航者飛機公司。2017年,中國卓爾集團收購了該公司,並已在中國佈局設立生産線擴大輕型飛機的産量。
“捷克有著很好的工業基礎,以前這家公司每年能生産通用航空飛機30余架。打開中國市場後,生産規模有望繼續擴大。”湖北武漢卓爾宇航副總經理陳文靜介紹,目前近200萬元的定價在中國國內有很大的市場。
保加利亞的迎賓機器人、匈牙利的工業智慧家居項目……記者在國家館展區注意到,對比前幾年舉行的中東歐國家商品展,首屆中國—中東歐國家博覽會“産品升級”趨勢明顯。
中國、中東歐全面合作也在貿易服務、人文教育、旅遊等方面得到深化。
維陶塔斯·馬格努斯大學今年在立陶宛國家館設立展臺。該校高級專員托馬斯介紹,近年來中國和立陶宛在大學教育方面往來密切。“未來我們全日制的中國留學生數量有望增加一倍。我們學校每年有大量立陶宛學生選修漢語。”
借助中國—中東歐國家博覽會平臺效應,20余個合作項目有望在此期間簽約,投資總額約1000億元人民幣。
中國—中東歐合作前景廣闊
“中國、中東歐國家經貿合作關係不斷發展,2018年中國與16國貿易額增長達21%,達到822億美元,創歷史新高。在國際直接投資大幅下降的情況下,中國對中東歐投資逆勢增長67%。”宋敬武説。
逆勢上揚的投資源於對未來發展的信心。中國社科院歐洲研究所研究員陳新表示,在電子商務、高新科技等領域,中國和中東歐國家的企業都可以做進一步的合作,共同挖掘貿易和投資的潛力。
“中國與中東歐國家都處於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階段,我們把創新合作作為重要方向。”外交部歐洲司參贊劉玉俐説,中國正在醞釀出臺更多的合作計劃,推動中國和中東歐國家在數字經濟、電子商務、智慧城市等具體領域開展地方合作。(記者吳帥帥 朱涵 殷曉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