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屆海峽論壇吸引萬餘名台灣民眾參加 創歷屆之最

編輯:左妍冰|2019-06-21 15:57:45|來源:人民日報

跨海而來,如約而至。6月15日至21日,第十一屆海峽論壇在福建廈門舉行。大陸41家與台灣42家單位和社團共同主辦,超過1萬名的台灣各縣市、各界別民眾參加,為歷屆海峽論壇規模之最。與會人士説:“這是兩岸一家親的最好見證。”

 

共敘情誼,共話發展。本屆論壇“擴大民間交流、深化融合發展”的主題深入人心,為“兩岸一家親”再次寫下生動注腳。

 

融合大平臺

 

縱覽本屆海峽論壇,新意濃郁,亮點頻出。

 

本屆海峽論壇新增台灣人才登陸第一家園論壇、“兩岸一家親·從小心連心”研學體驗營、海峽兩岸電子競技邀請賽等活動,以新思維新方式順應新發展。本屆海峽論壇新聞發佈會上公佈的數據顯示,有超過1萬名台灣地區民眾報名參加,其中首次參加的佔40%、青年佔50%。

 

新意與亮點的背後,是兩岸交流走向融合發展的新階段。

 

積極探索兩岸融合發展新路:把探討兩岸融合發展“應通盡通”等時代命題融入活動之中,兩岸智庫論壇邀請台灣各領域代表,為推進兩岸“新四通”(經貿合作暢通、基礎設施聯通、能源資源互通、行業標準共通)、“三化”(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建言獻策;

 

推動建設臺胞臺企登陸的第一家園:首次舉辦台灣人才登陸第一家園論壇,繼續舉辦兩岸人才交流對接會、人才機構合作洽談會等活動,為臺青來閩發展提供更多機會和便利;

 

回應台灣基層群體需求:論壇向台灣開放500個網絡報名名額,優先邀請沒來過大陸或沒參加過海峽論壇的台灣青年參加6條不同主題的活動路線。充分考慮台灣青年特點和需求,通過提供人才服務、實習就業崗位、創業平臺,召開政策説明會等,為臺青來閩發展提供更多機會。

 

民眾大舞臺

 

張貼紅色對聯,成對紅色花瓶,現場發放喜糖……6月14日,海峽論壇子活動之一的“同名村·心連心”聯誼活動上,來自兩岸同名(同宗)村的12對夫妻與兩岸嘉賓、兩岸婚俗學者等300余人在一派喜氣洋洋中共敘親情。

 

“這是一次尋根溯源的活動,通過‘婚同俗’的主題,加深了兩岸民眾對祖同宗、文同源、語同音、俗同風的認同和理解。”台灣閩臺同宗同名村交流中心主任陸炳文説。

 

活動中,即將舉辦婚禮的台灣小夥傅彥霖與福建的未婚妻黃藝超看得仔細。“兩岸文化一脈相承,許多屬於中國人的傳統文化習俗早已融入骨血。”傅彥霖説。

 

海峽論壇為兩岸同胞大聚會、親情大融合搭建起了寬廣平臺。

 

紮根基層——第二屆兩岸基層治理論壇上,兩岸200余名基層民意代表圍繞“鄉村振興”交流暢談。“目前已促成百餘個閩臺兩岸産業特色相近的鄉鎮簽訂長期對接合作關係,形成了覆蓋全島204個鄉鎮的基層交流合作大平臺。”台灣鄉鎮市民代表會聯合總會總會長蔡咏锝介紹。

 

以茶會友——兩岸近300家茶企的上千種知名茶品齊聚海峽茶會,“兩岸茶葉一脈相承、各有優勢。”台灣區制茶工業同業公會常務理事林憲騰表示。

 

聚焦合作——兩岸特色鄉鎮交流暨現代農業融合發展對接活動上,360余人共話發展,提出將加強産業對接合作,拓展兩岸農業發展空間;海峽金融論壇上,“深化兩岸普惠金融合作”成為共識,探討開拓兩岸金融業融合發展的可行路徑。

 

青春大聯歡

 

6月14日,當五幅不同畫風的關帝文化主題塗鴉在福建省東山縣銅陵鎮碼頭社區揭開面紗時,立刻吸引了遊人目光。作為本屆海峽論壇最具“顏值”的活動之一,第二屆創意塗鴉巡迴賽以“共繪家園”為主題,五幅塗鴉正是兩岸選手歷時五天繪就的作品。

 

“這幾天,兩岸選手同吃同住、揮灑創意。”東山縣政協副主席吳敏燕説,“借助塗鴉這一年輕人喜歡的形式,希望能更好地促進兩岸青年間的交流與互動。”

 

畫筆描心意,繪就同心圓。新穎的互動形式、別致的交流體驗,折射出海峽論壇始終關注兩岸青年交流的不變方向——

 

海峽青年論壇以“匯聚青春力量 築夢共同家園”為主題開展“1+4”活動,兩岸青年社團負責人圓桌會議、兩岸青年公益説、兩岸青年人才論壇、2019兩岸青年科技創新論壇等活動精彩紛呈,激起兩岸青年交流互動的閃亮火花;

 

第二屆“海峽論壇金點子創意大賽”上,包括20位台灣青年在內的兩岸青年腦力激蕩,為推動兩岸交流提出新鮮提案。第一次參加海峽論壇的台灣淡江大學學生王子銘表示,他提出的企劃案希望通過舞蹈拉近兩岸青年的距離;

 

“兩岸一家親·從小心連心”研學體驗營吸引255名台灣青少年及親子家庭參與。“大陸很大,我想過來走走看看,開闊我的視野。我們一起玩耍,一起學習,結交認識了很多大陸同齡的朋友。”來自台北的高三學生蘇子喨説。

 

兩岸一家親、未來在青年。“近年來大陸為台灣青年求學就業出臺了許多利好措施,兩岸交流進入了新時代。”中國人民大學教師林承鐸説,“這是一個人才可以充分施展的新時代,而這個時代也需要更多台灣優秀青年共同參與。”(鐘自煒)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