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開放力度空前 外資加碼佈局
〔編者按〕
2019中國經濟棋至中局,各項宏觀經濟數據開始集中發佈,如何解碼上半年中國經濟成績單備受矚目。中流擊水,破浪前行。下半年中國經濟將作何走勢?從數據中解析,在調研中把脈,用權威聲音解讀,本報今日起推出“年中經濟觀察”系列報道,敬請讀者關注。
“公司已經下決心將中國市場打造成第二個‘本土市場’。” 作為德國工業4.0發起單位之一,目前擔任德國工業4.0平臺委員會輪值主席的費斯托集團負責人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自上世紀80年代開拓中國市場以來,在30餘年的時間中,費斯托從中國高速的經濟增長中受益,目前大中華區員工人數超過2000名,並正在謀劃繼續加大在中國市場的投入。
我國的開放紅利還在加速釋放。記者了解到,新一批6個自貿試驗區擴圍有望于近期落地,經開區升級方案也正在加緊制定,另外各地還在部署“兩清單”“一目錄”以及外商投資法等重要政策的落地。跟隨中國市場開放的腳步,外資企業對我國新一輪的投資佈局的節奏也在加快。
吸收外資逆勢增長
上述只是外資企業在中國市場發展的一個縮影。統計顯示,今年前5個月,我國新設或增資合同外資5000萬美元以上大項目605個,增長45.4%。跨國公司看好中國市場,埃克森美孚、巴斯夫、江森自控、普洛斯、好時、3M中國、費斯托、羅蘭貝格等公司在華設立企業或擴大投資。
據記者了解,作為自動化技術和技術培訓領域的世界領先供應商,費斯托集團正在中國建設全球最大規模的生産中心。上述費斯托集團負責人告訴記者,該集團已在濟南孫村高新區購入43萬平方米土地,項目于2017年11月奠基動工,2019年初已經初步試運營,目前正在進行2期工程建設,預計在2020年底可正式投入運營。
已于1984年開始在中國開展業務的羅蘭貝格,也在持續擴大在中國市場的業務。羅蘭貝格全球合夥人、大中華區副總裁鄭赟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作為全球頂級諮詢公司,在華發展的30餘年,公司業務規模實現數十倍增長。目前,羅蘭貝格正加大對內陸市場的投入,尤其是將著力加強中西部地區業務,從城市規劃、區域建設,到企業轉型升級、走出去的戰略佈局,均是其業務佈局的重點。
分析認為,外資公司對中國市場的認可度不斷提高。儘管世貿組織下調了2019年全球貿易量增長預期,從3.7%下調到2.6%,為三年來最低點。聯合國貿發會議近期報告也顯示,全球跨國直接投資總規模連續三年下降,從2015年的1.9萬億美元降到2018年的1.3萬億美元,是金融危機以來的最低水準。我國吸收外資的成績單卻一路走高,2018年,我國吸引外商投資1383億美元,同比增長1.5%,規模再創歷史新高,繼續成為全球第二大跨國投資流入地。剛剛發佈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實際使用外資707.4億美元,同比增速達3.5%。
全方位開放格局加速構建
在實現穩增長的基礎上,我國對外資開放還在從區域到制度建設全面加碼。作為改革開放的排頭兵,自貿試驗區升級擴容信號不斷。在今年6月底的G20峰會上,我國正式對外宣佈將新設6個自由貿易試驗區。目前各地正在加緊完善上報方案。其中,河南、黑龍江、山東等地明確表示方案已經上報,正在等待結果。
另一個重要的開放平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建設也在醞釀升級。國務院日前印發意見,推進經開區創新提升,打造改革開放新高地。記者獲悉,目前江蘇、上海、山東、廣東、浙江等地都在研究出臺當地經開區體制機制改革創新的意見,聚焦提升開放型經濟品質,拓展利用外資方式,優化外商投資導向。
此外,全國和自貿試驗區的兩份新版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已于6月底正式對外發佈,同時發佈的還有新修訂的鼓勵外商投資産業目錄,這“兩清單”“一目錄”都將於本月底正式實施。記者了解到,目前各地正在緊鑼密鼓推進新版清單和目錄的細則出臺,爭取將政策利好儘快落地,吸引更多外資進入高端製造、智慧製造、綠色製造等領域,促進本地經濟轉型和産業升級。
不只是在産業領域上放寬外資準入,我國還在著力營造公平競爭環境,為推動高水準開放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今年3月份,我國外商投資領域的基礎性法律外商投資法正式出臺,並宣佈于明年1月1日實施。目前距離該法律實施還有半年時間,各部門已經在密集調研,積極統籌推進配套法規的“廢改立”工作。
“下半年利好政策將集中兌現,我國的全方位開放格局加速構建,利用外資水準無疑也將再上臺階。”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吳琦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從政策方向來看,我國吸引利用外資更加注重品質和效益的持續提高,吸引、利用外資工作加快從規模擴張為主向品質提升轉變,其在支持資源有效配置和經濟結構調整方面的作用也將進一步顯現。
外資加快向高新領域佈局
事實上,外資企業已經敏銳地嗅到了我國全方位開放政策所開啟的市場空間,正在擴展在高技術製造業和高技術服務業的投資,加快向政策鼓勵的高新領域佈局。
比如在汽車領域,鄭赟指出,擴大對外開放、放寬市場準入條件,是中國汽車市場發展的方向。“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2025年的時候,預計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市場規模將達到近500萬台,這是一個非常巨大的市場體量。”
鄭赟説,對此,諸多的外企已經開始採取一系列行動,比如特斯拉在中國建廠,寶馬和長城開展合作,大眾和福特分別選擇與江淮、眾泰合作生産新能源汽車。外資的積極佈局將使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更加激烈,發展也更為迅速。
費斯托集團負責人也表示,正因為中國政策鼓勵,以及這些年來市場的蓬勃發展,費斯托集團越來越看重中國市場的戰略地位,也決心將中國市場打造成第二個“本土市場”。
該負責人還透露,中西部地區是費斯托關注的高成長潛力地區,汽車、汽車電子、電子和輕型裝配等行業都是公司在該區域的佈局重點。
不斷優化的外商投資環境,也堅定了跨國公司加大在中國進行本地研發投入的決心。3M大中華區業務發展與企業行銷中心副總裁馮國權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説,“借助持續利好的外商投資環境,3M正在持續加大本地研發投入,引入最前沿科技,完善本地實驗室佈局,從而更快速地響應及滿足中國市場的需求。”